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求助者女,50岁,大型企业副总经理。求助者家庭经济富裕,与丈夫结婚25年,有一个23岁的女儿。求助者年轻时好强,工作、学习能力较强,事业有成。女儿青春期以后,母女之间时常发生冲突。求助者为此痛苦前来求助。这是求助者第二次咨询,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了15分钟。 求助者:您好!实在抱歉,我迟到了。(沉默)我来的路上突然想到您给我留的作业没完成,怕没法进行今天的咨询,所以我就把车停到路边想给您打电话取消这次咨询,但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来,所以迟到了。 咨询师:好的,谢谢您的坦诚!正好我们可以沿着您刚才遇到的困惑展开思考,您现在仔细回想一下。除了您怕没法进行今天的咨询以外,您还想到了什么? 求助者:好像没再想什么。当时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脑子里有一堆事,就是突然觉得今天不想来咨询。 咨询师:我们要寻找的就是那种模模糊糊、转瞬即逝的思维内容,我给您留家庭作业也是这个目的。我们刚刚进行咨询,让您马上完成这个确实有些困难。但这说明您愿意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咨询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既然您不能回想起当时具体想到了什么,就先请您加快一下,您今天出门时心情是怎样的?是喜悦、期待,还是? 求助者:这两个都不是,我没感觉很喜悦,反而是感觉心里很沉重。 咨询师:好的。您再把今天出门的时间,行车路线,在什么地方停的车,以及停车前看到或遇到的事情告诉我。 求助者:我今天出发,开车走,等我走到时,突然有个行人横穿马路,我事先已经注意到他了,也刹住车了,但之后就突然觉得今天不想来咨询了,之后我就把车停在路边。 咨询师:非常好!来,您跟着我做两次深呼吸,闭上眼睛,听我的引导,我们重新回顾您路上的经历。您现在带着沉重的心情出门了,走到您的车旁边,您现在在距离那个行人10米远的地方刹住了车。您现在想到什么了? 求助者:吓死我了,太可恶了。 咨询师:好,继续! 求助者:心理咨询对我不会起什么作用。 咨询师:好的!这就是导致您今天迟到的真正原因之一。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咨询没有用”,所以我不想来咨询了。 咨询师:但您毕竟还是来了!能够忍受咨询过程中的阵痛和情感冲击,这一点非常重要,您做得非常好 求助者:谢谢您! 咨询师:接下来我想请我的同事和您一起把您和女儿互动的一些场景再现一次,帮您把像刚才那样的一些思维找出来,我的同事也会和我一样,为您的内容保密,您愿意试一试吗? 求助者:好的。 (三人共同再现求助者与女儿互动场景) 心咨询师:您刚才做得非常好!咱们把刚才找到的思维内容总结一下,有“我根本没法和女儿交流”“我不是一个好母亲”“女儿得糖尿病全是我的责任”“如果我不在了,女儿根本没法生活”。 求助者:真是想不到我竟然还藏着这么多的想法,只靠我自己真是认识不到。 咨询师:是。我们平常很难关注到这些,一旦身边发生了矛盾、冲突,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这些想法带来的情绪、行为以及身体上的反应。 求助者:所以我和女儿冲突之后,就只是感到沮丧、失落,有时还有悲哀,身体也不舒服,所以我对她发脾气。 咨询师:这背后是无能感和无力感。 求助者:经您这2次提醒,我确实发现有这种无能的感觉了。以前我不愿意承认这点,觉得我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咨询师:今天咱们就到这儿,还要给您留作业。 求助者:好的。我尽力去做。谢谢您!
- 单项选择题1.认知行为疗法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A、建立在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型之上
B、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功能障碍的结果
C、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D、强调家庭作业对咨询所起的作用
E、赋予求助者更多的权利义务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单项选择题2.心理咨询师多次询问求助者“您想到了什么”,根据贝克的认识疗法理论,这种具体技术是
A、模仿
B、语义分析
C、演示
D、提问
E、重新归因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单项选择题3.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再现求助者与女儿的互动场景,根据贝克的认识疗法理论,这种具体技术是
A、认知重建
B、提问
C、语义分析
D、认知复习
E、演示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单项选择题4.根据贝克的理论,心理咨询师使用以上技术是为了
A、去中心化
B、抑郁或焦虑水平监控
C、识别自动性思维
D、进行真实性检验
E、识别认知性错误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