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多项选择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下列哪些乙类传染病应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脊髓灰质炎
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肺炭疽
E、艾滋病
F、狂犬病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鼠疫患者的临床类型是A、肺型B、轻型C、
- 湿热灭菌优于干热灭菌的是A、导热快B、穿
- 霍乱的主要传播途径有A、经水、食物B、跳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采取
- 慢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的病毒性肝炎A、甲型
-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A、携带
- 影响疫源地范围大小的因素有A、病原体的毒
- 2004年2月9日,某市某小学出现首例发
-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的A、血液B、精液
- 对于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如粪.尿.脓.痰
- 医院感染的特点包括:A、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下
- 了解传染病潜伏期有助于A、确定检疫期限B
- 破伤风杆菌致病的主要毒素为A、志贺毒素B
-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有A、温度B、酸碱度
- 有关"物品(或空气)━消毒灭菌法"的组合
- 不需要隔离的传染病是A、结核B、鼠疫C、
- 不能用干热灭菌的是A、装有营养琼脂的三角
- 患者男性,24岁。于2005年12月23
- 被病兽咬伤后,狂犬病的易患因素包括A、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