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38岁, 下水道工人,持续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走路时小腿疼痛、胃纳减退、疲乏4天。体查: T39.8℃。眼结膜充血,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蚕豆, 局部皮肤潮红、压痛明显。肝于肋下1.0cm可触及。外周血红细胞4.82×1012/L,白细胞12.4×109/L, 分类N0.87,L0.11, E0.01,M0.01, 血小板123×109/L。尿常规检查示蛋白+++,管型+。发病前3天曾到郊外旅游, 右腿受伤流血,现伤口已愈。本例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登革热
B、伤寒
C、钩端螺旋体病
D、败血症
E、恙虫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黄苔一般主( )A、寒证B、热证C、
- 在自然疫源地和可能是自然疫源地的地区兴办
- 诊断闭经最有意义的有( )A、女子1
-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有权对医疗
- 止带方的药物组成有( )A、茯苓、猪
-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城镇发现肺炭疽时,
- 医德评价的方式是依靠A、社会舆论、内心信
- 大多数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原因是( )
- 中医学"治未病"是指( )A、未病先
- 在站位或半坐位时腹膜腔最低的位置是(
- 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污染的场所和
- 外感病如见舌绛有苔,多提示( )A、
- 病原携带者的共同特点是A、携带病原体时间
- 五苓散的药物组成是( )A、茯苓B、
- 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A、冲脉B、阴
- 中医学和西医学相比,最重视( )A、
- 郁证总的治则是( )A、行气化痰B、
- 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主要是
- 某医院内科病房,责任护士误将甲床患者的青
- 髌骨内上缘上两寸的腧穴是( )A、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