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阐述药物半衰期的定义及意义。
- 药物半衰期(t[z-1-2.gif])分为生物半衰期和血浆半衰期,前者指生物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后者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一般所说半衰期是指血浆半衰期。血浆半衰期是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快慢的指标。绝大多数药物的消除是一级消除动力学,所以药物的半衰期是固定不变的。
半衰期的意义:①确定给药间隔时间。②估计停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所需要的时间,一般需要5个半衰期。③估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C
)所需时间,一般需要5个半衰期。④反映患者机体消除药物能力,如半衰期延长改变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肝肾损害。⑤药物分类,超短效t[z-1-2.gif]≤1小时、短效为1~4小时、中效为4~8小时、长效为8~24小时、超长效≥24小时。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
- 一般香豆素苷类溶于
- 制备软胶囊时影响软胶囊成形的主要因素错误
- 大黄酸的专业英语词汇是( )
- 能破坏或去除注射剂中致热原的方法是
- 下列何药不能抑制胃酸分泌
- 医疗用毒性药品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
- 气雾剂的用药剂量难以控制。( )
- 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不包括( )
- 关于酶必需基团的正确阐述是
- 可用非水碱量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 )
- 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包括_____、___
- 组成木脂素的单体侧链γ-碳原子是氧化型的
-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包括( )
- 临床药理学是指
- 属于化学配伍变化的是( )
- 被动靶向制剂的载体可以是_____、__
- 下列属于半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囊材是(
-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和结构分类依据分别
- 非水酸量法可以测定的药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