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三萜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 三萜化合物在无水条件下,与强酸(硫酸、磷酸、高氯酸)、中等强酸(三氯乙酸)或Lewis酸(氯化锌、三氯化铝、三氯化锑)作用,会产生颜色变化或荧光。其中,全饱和的、3位又无羟基或羰基的化合物呈阴性反应,本来就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呈色很快,孤立双键的呈色较慢。常见呈色反应如下所述: (1)醋酐-浓硫酸反应:将样品溶于醋酐中,加浓硫酸-醋酐(1:20),可产生黄→红→紫→蓝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 (2)五氯化锑反应:将样品氯仿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以20%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干燥后60℃~70℃加热,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多种颜色斑点。 (3)三氯醋酸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三氯醋酸乙醇溶液,加热至100℃,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 (4)氯仿-浓硫酸反应: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在氯仿层呈现红色或蓝色,硫酸层有绿色荧光出现。 (5)冰醋酸-乙酰氯反应:样品溶于冰醋酸中,加乙酰氯数滴及氯化锌结晶数粒,稍加热,则呈现淡红色或紫红色。另外甾体类化合物也具有上述显色反应,且反应程度一般易于三萜类化合物。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下列黄酮类化合物中与四氢硼钠反应显色的是
- 维生素B通过主动转运吸收,可制成缓释制剂
- 关于影响眼用药物吸收因素的阐述,不正确的
- 胃蛋白酶合剂处方:胃蛋白酶20g,稀盐酸
- 医药工业上重要原料薯蓣皂苷,其水解产物薯
- 可用维生素K对抗的药物过量中毒是
- 注射用水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
- 热重分析法
- 关于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可用作注射用包合材料的是(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体酮含量时,采用内标
- 酒剂中微生物限度的规定为,需氧菌总数每1
- 简述非水溶液滴定法的一般方法。供试品为氢
- 经皮给药系统的特点是
- 样品总件数为n,如按包装件数来取样,其基
- 关于散剂的描述哪种是错误的
- 为避免热原随水蒸气雾滴带入蒸馏水中,在蒸
- 用铈量法测定硝苯地平的含量时,常用的指示
-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