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女性,21岁,因“吞服大量安眠药约30分钟”来诊。查体:意识不清,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120次/分钟,随后意识消失,口唇、颜面发绀,双瞳孔等圆,直径约5.5 mm,血压下降,两肺无呼吸音,颈软,腹平坦,肢软尚温。诊断:急性药物中毒。后经治疗药物监测(TDM)测定中毒药物是司可巴比妥。
- 多项选择题1.急救患者时应采取的急救措施包括
A、洗胃
B、导泻
C、气管插管,吸氧
D、补液
E、利尿
F、注射糖皮质激素
G、注射阿托品
H、给予升压药
I、给予中枢神经兴奋药
- A,B,C,D,E,F,H,I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多项选择题2.为促进中毒药物的排泄,可选用的药物是
A、尼可刹米
B、间羟胺
C、甘露醇
D、贝美格
E、地塞米松
F、呋塞米
G、谷胱甘肽
H、硫酸镁
- C,F,G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多项选择题3.提示 患者处于深度昏迷、无自主呼吸的危重状态,经急救并采取血液灌流(HP)措施2.5小时后,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90次/分钟,自主呼吸恢复,24次/分钟,双瞳孔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存在。给予白霉素预防感染,苏醒剂贝美格、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次日病情有所好转,意识逐渐恢复,血压110~120/70 mmHg, 脉搏90次/分,呼吸24次/分。因患者病情尚不稳定、燥动不安、哭闹、双肺呼吸音粗,留院继续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此时可以停用的药物是
A、白霉素
B、贝美格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地塞米松
E、间羟胺
F、多巴胺
G、呋塞米
- B,C,D,E,F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硝酸酯类药物舒张血管的机制是
- 吗啡的药理作用是
- 呋喃唑酮片处方中羧甲基淀粉钠作用是
- 某药的t是6小时,如果按0.5g,每天三
- 可能的诊断是
- 吗啡的中枢系统作用包括
- 此种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的原理为
- 室性心动过速首选药物是
- 服用铁剂时常同服稀盐酸的目的是
- 关于影响胃空速率的生理因素不正确的是
- 关于药品储存实行色标管理,叙述错误的是
- 解热镇痛药退热的机制是
- 长期应用大剂量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
- 关于怀孕期哮喘,叙述正确的是
- 异烟肼引起的肝损害,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特发性癫痫大发作或与失神发作合并发生时,
- 酸化尿液可能不利于药物肾排泄的是
- 医院药学与工业药学、基础药学的区别是
- 样品中吗啡的限量为
- 男性患者,69岁,晨起突感胸痛,有濒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