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阐述苯二氮类抗焦虑药物的临床应用。
  • (1)适应证和禁忌证 苯二氮类药既是抗焦虑药也是镇静催眠药。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治疗各型神经症、各种失眠以及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也可用于各类伴焦虑、紧张、恐惧、失眠的精神病以及激越性抑郁、轻性抑郁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癫痫治疗和酒依赖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 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肾病、药物过敏、药瘾、妊娠头3月、青光眼、重症肌无力、酒精及中枢抑制剂使用时应禁用。老年、儿童、分娩前及分娩中慎用。 (2)药物的选择 选择药物时,既要熟悉不同药物的特性,又要结合患者的特点。如患者有持续性焦虑和躯体症状,则以长半衰期的药物为宜,如地西泮、氯氮。如患者焦虑呈波动形式,应选择短半衰期的药物,如奥沙西泮、劳拉西泮等。阿普唑仑具有抗抑郁作用,伴抑郁的患者可选用此药。对睡眠障碍为主者常用氟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咪达唑仑等。氯硝西泮对癫痫有较好的效果。戒酒时,地西泮替代最好。缓解肌肉紧张可用劳拉西泮、地西泮、硝西泮。 (3)用法和剂量 多数苯二氮类的半衰期较长,所以无须每日3次给药,每日1次即可。或因病情需要,开始可以每日2~3次,病情改善后,可改为每日1次。苯二氮类治疗开始时可用小剂量,3~4天加到治疗量。急性期病人开始时剂量可稍大些,或静脉给药,以控制症状。 (4)维持治疗 神经症患者,病情常因心理社会因素而波动,症状时重时轻。因此,苯二氮类药物控制症状后,无需长期应用,长期应用也不能预防疾病的复发,且长期应用易导致依赖性。撤药宜缓慢进行,缓慢减药后仍可维持较长时间的疗效。 (5)副作用 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少,一般能很好耐受,偶有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嗜睡、过度镇静、智力活动受影响、记忆力受损、运动的协调性减低等。上述副作用常见于老年或有肝脏疾病者。血液、肝和肾方面的副作用较少见。偶见兴奋、梦魇、谵妄、意识模糊、抑郁、攻击、敌视行为等。有致胎儿唇裂、腭裂的报道。 苯二氮类药物的毒性作用很小。作为自杀目的服入过量药物者,如果同时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或酒精易导致死亡。过量者常进入睡眠,可被唤醒,血压略下降,在24~48小时后醒转。处理主要是洗胃、输液等综合措施。血液透析往往无效。 (6)耐受与依赖 苯二氮类可产生耐受性,应用数周后需调整剂量才能取得更好疗效。长期应用后可产生依赖性,包括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与酒精和巴比妥类药物可发生交叉依赖。躯体依赖症状多发生在持续使用6个月以上者,突然中断药物,可引起戒断症状。戒断症状多为焦虑、激动、易激惹、失眠、震颤、头痛、眩晕、多汗、烦躁不安、耳鸣、人格解体及胃肠症状(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便秘)。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此现象罕见但可导致死亡。因此,苯二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要避免长期应用。停药宜逐步缓慢进行。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