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患者,男性,42岁,1999年8月15日就诊。发热不退1周。患者1周前始发热,微恶寒,全身肌肉酸痛,当地诊断为"钩体病",西药治疗数日(药不详),恶寒消失,肌肉酸痛已除,发热不退,胸腹灼热,胀满疼痛,恶心欲呕,大便溏滞不爽,色黄如酱,小便短黄。体查: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腓肠肌压痛明显。实验室:血液钩端螺旋体补体结合实验阳性,白细胞升高。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简述强心苷的毒性反应及防治。
-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治宜( )A、
- 1、温病邪初传气分,身不甚热,气失宣畅,
- 湿邪的致病特点包括( )A、易伤人体
- 甘草附子汤的药物组成是( )A、炙甘
- 气陷证多见于气虚的进一步发展,以内脏下垂
- 金银花与连翘功效应用有何异同?
- 诊断百合病的临床主要依据是什么?
- 四逆汤中附子生用,回阳救急汤中附子熟制,
- 白苔的主病包括A、寒证B、虚证C、表证D
- 少火
- 旋覆代赭汤、理中丸、藿香正气散、麦门冬汤
- 苏子降气汤能温肾纳气,对于肺肾阴虚的咳喘
- 心脾两虚证的证候及辨证要点有哪些?
- 经脉循行过程中,人缺盆的有A、胃经B、大
- 导滞
- 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的经脉是____经
- 1、"水火之宅"是指2、五脏之中,最易出
- 荚膜
- 祛湿剂中为什么常配理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