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中药炮制的目的何在?
  • 答:中药炮制目的一般可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有毒药物经炮制后大都能降低毒性,少数可以消除毒性,如马钱子、草乌、商陆等,炮制后一般降低毒性;白扁豆、蓖麻子等经炮制后可消除毒性,这与药物中所含毒性成分及炮制程度有关。有的药物的副作用是不能被利用的,如苍术的燥性。厚朴刺激咽喉等;但有的药物副作用在某种情况下可被利用为治疗作用。如柏子仁生用长于润肠通便、养心安神。制霜后则消除滑肠致泻的副作用。生首乌能解毒、消肿、润肠通便;制首乌长于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 (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如姜栀子、酒黄连可抑制其寒性;麸炒枳壳可缓和耗气作用;麻黄蜜炙可缓和辛散作用。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改变某性能。如生地制成熟地,性能由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变为滋阴补血;天南星制成胆南星,性味由辛温变为苦凉。功能由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变为清热化痰、息风定惊。 (3)增强药物疗效。通过炮制处理后。有的可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促进吸收;有的可减少或破坏与治疗无关的成分;改变成分性质;有的可产生新成分。或利用辅料的协同作用等。(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药物经过炮制后,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如:大黄性苦寒,作用趋向沉降。经酒炙后,借酒的升提作用,引药上行。能清上焦实热;乳香、没药、香附等经醋炙后,能引药入肝,可增强活血散瘀或疏肝止痛的作用。 (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如益智仁入脾、宵经,具有温脾止泻、固精缩永的功效,经盐炙后则主要入肾经,专用于固精缩尿;柴胡入心包络,肝,三焦、胆经,通过醋炙后,主入肝经,以增强疏肝止痛的作用。 (6)便于调剂和制剂。药材经净选、切制、炒、煅、干燥等方法炮制成饮片后,才能进一步调剂或制剂。 (7)洁净药物,利于储藏保管。中药在采收、运输、保管等各环节中,常会混入泥沙、非药用部位等杂质,或者混有霉变、虫蛀品。为了提高药物净度,保证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有效,防止在储藏中发生霉变、孵化、酶解等变异必须通过净选加工处理。 (8)矫臭矫味,便于服用。一些动物类、树脂类或其他有特异不快臭味的药物,为了矫臭矫味, 便于服用,常将这些药物经漂洗、酒炙、醋炙、蜜炙、麸炒等方法炮制处理。 (9)产生新疗效,扩大用药品种。一些药物经过炮制处理后,可以产生新的疗效,扩大用药品种。如血余炭、棕榈炭、麦芽、谷芽等等。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