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常见中药的中毒反应及其救治基本原则。
  • (1)乌头类及其中成药: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等。成药有追风丸、活络丹、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右归丸、正天丸、三七伤药片等。 1)中毒表现:唇、舌、颜面、四肢麻木,流涎,烦躁呕吐,心率缓慢,肌肉强直,早期瞳孔缩小后放大,心跳过缓或过速,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甚至阿斯综合征,呼吸肌痉挛、窒息、呼吸衰竭而死亡。 2)中毒解救:①洗胃、导泻等清除药物。②同时给氧,西药对症治疗。③中药治疗:甘草60G,绿豆30G,或生姜、金银花、甘草各15G煎汤饮用。 (2)蟾酥及其中成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蟾酥丸等。 1)中毒表现:①蟾酥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类似洋地黄中毒。可见胸闷、心悸、心律失常、脉缓慢无力,严重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发绀、手足心及额汗出等,并使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搏骤停而死亡。②上述六神丸等成药:均含蟾酥和雄黄,中毒可出现心律失常、心悸、脉弱缓不规则,胃肠道可见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呕吐、腹泻可致脱水、循环衰竭,亦可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2)中毒解救:①洗胃、导泻等清除毒物。口服蛋清、大量饮水。②静脉输液、吸氧。西药:阿托品、氯化钾。③中药:甘草、绿豆煎汤饮用。 (3)马钱子及其中成药:九分散、山药丸、疏风定痛丸、疏络养肝丸、伤科七味片、治伤消瘀丸、九转回生丹、舒筋丸等。 1)中毒表现:初期出现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瞳孔缩小、呼吸加快,咽下困难,胸闷,全身发紧,进而伸肌与屈肌同时做极度收缩,从痉挛到强直呈角弓反张,可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 2)中毒解救:①保持安静,避免声音、光线刺激。②吸氧,西药静脉输液并使用中枢抑制药。③中药治疗:甘草100G,绿豆30G煎汤饮用。 (4)黄药子及其制剂: 1)中毒表现:恶心呕吐、头昏、腹痛、腹泻,长期或大量服用损害肝脏,可引起心悸、胸闷气短、心律失常,严重时血压急剧下降,导致心源性休克。对肾脏有直接毒性。口服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部分有发热,并有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表现,肾衰竭和休克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2)中毒解救:①洗胃、导泻等清除毒物;内服鸡蛋清、药用炭等,大量饮水;静脉输入葡萄糖等。②西药对症治疗。③中药治疗:甘草、绿豆煎汤饮用,生姜汁、米醋、甘草煎液混合饮用。 (5)朱砂、轻粉、红粉等及其制剂:牛黄清心丸、牛黄抱龙丸、抱龙丸、 朱砂安神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牛黄至宝丹、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丹、天王补心丹、安神补脑丸、大活络丹、蛤蚧定喘丸、月白珍珠散等。 1)中毒表现:恶心呕吐、口中有金属味、口腔黏膜充血,齿龈肿胀、溢血、腹泻、肾脏损害,肌肉震颤,心、肾、肝、小脑等脏器损伤。严重时可因全身极度衰竭死亡。 2)中毒解救:①洗胃、导泻等清除毒物。②西药治疗:静脉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应用二巯基丙醇类、硫代硫酸钠等,抗休克、肾透析等对症治疗。③中药治疗:甘草60G,绿豆30G煎汤饮用。 (6)雄黄以及含砷、砒霜等制剂: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安宫牛黄丸、三品一条枪、砒枣散等。 1)中毒表现:口干、烧灼感、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引起多发性神经炎、七窍流血、心肌受损、血压下降等,多死于出血、肝肾衰竭、呼吸中枢麻痹。 2)中毒解救:①洗胃、导泻等清除毒物。②西药治疗:静脉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应用二巯基丙醇类,抗休克、肾透析等。③中药治疗:甘草60G,绿豆30G,防风30G,大青叶30G煎汤饮用。 (7)半夏、天南星、白附子及其中成药:藿香正气水(口服液等)、参苏丸、通宣理肺丸、如意金黄散、玉真散、小活络片(丹)、五虎丹等。 1)中毒症状:初起口、舌、咽喉灼痛水肿、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味觉消失;继而言语不清、流涎、恶心呕吐;严重者呼吸困难,喉头痉挛,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2)中毒解救:①内服中毒用稀醋或鞣酸液或浓茶洗胃,硫酸钠25~30G导泻,饮用蛋清、牛奶等。②中药:生姜30G,防风60G,甘草15G煎服。 (8)雷公藤及多苷片: 1)中毒表现:首先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口涩、舌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对肝和心肾等脏器可造成损害,可引起肝大、肝功能异常甚至肝衰竭。长期服用可引起肝硬化腹水死亡。还可损害中枢神经,肾衰竭及休克是其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中毒解救:①催吐、洗胃、导泻等清除毒物。②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③中药:甘草60G,绿豆30G煎汤饮用,萝卜或白菜捣烂取汁加糖频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