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根类中药的概念及鉴别要点。
  • 根类中药系指药用部位是根或以根为主并带有部位根茎或地上残茎的药材。就根部而言,没有节、节间和叶,无芽或极少数生有不定芽。 (1)性状鉴别:主要应注意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断面特征以及气味等;其中形状、表面和断面特征,对于区别来源于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药材较为重要。根的形状一般为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有的根膨大,呈圆锥形或纺锤形等,称为“圆锥根”、“块根”。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常有分枝;少数根部细长,集生于根茎上。根的表面常有的可见皮孔,有的顶端带有根茎或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根的质地、折断现象和断面特征常因品种而异,有的质重坚实,有的体轻松泡;折断时或有粉尘散落,或呈纤维性、角质状等;注意观察断面的纹理,通过纹理特征可以区别双子叶植物根和单子叶植物根。一般说来,双子叶植物根的断面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木质部范围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部,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纹理,木部尤为明显;表面常有栓皮。单子叶植物根的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般较皮部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表面无栓皮,少数具有较薄的栓化组织。 (2)显微鉴别: 1)组织特征: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有次生构造,最外层大多为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组成。木栓形成层通常发生于中柱外方部位,形成周皮原有的表皮及皮层细胞均已死亡脱落;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有的比较发达,又称次生皮层,少数根类中药的次生构造不发达,无周皮而有表皮,如龙胆;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行使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后生皮层,如川乌。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由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组成。初生韧皮部细胞大多颓废;形成层连续呈环,或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次生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有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原生木质部束有的呈星角状,星角的数目随科属种类而不同。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少数次生构造不发达的根初生木质部未分化到中心,中央为薄壁组织区域,形成明显的髓部,如龙胆等。少数双子叶植物的根有异常构造型:①在不正常的的位置上产生了新的形成层所进行的异常次生生长,如牛膝等。其异常生长是在中央正常维管束形成后,最初由中柱外方的细胞分裂产生薄壁组织,从中发生新的形成层环,并形成第一轮同心环状复合维管束;以后随着外方薄壁细胞继续分裂,又相继形成第二轮、第三轮等同心环状维管束,构成了多环同心性异型复合维管束。此外,在木栓层的内方和韧皮部的外侧的薄壁组织中,当根部中央正常维管束形成后,亦可产生新的形成层,并形成异常复合维管束,如何首乌。②由于正常形成层活动不规则,在次生木质部中产生次生韧皮部。包埋在次生木质部的韧皮部称为内涵韧皮部。单子叶植物一般具初生构造。最外层通常为表皮,表皮细胞一列,细胞外壁有时增厚或偶被角质层,有的表皮细胞分化向外突出为根毛;少数根的表皮细胞进行切线分裂成多层细胞,形成根被,如麦冬等。皮层发达,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及其凯氏带点通常明显。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直径较小;中柱鞘多数为1~2列薄壁细胞。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原生木质部数目一般较多,通常,8~30个,称为多原型。中心常有明显的髓。 2)粉末特征:主要注意木栓细胞或根被细胞、石细胞、纤维(韧皮纤维、晶纤维和木纤维),分泌组织、导管、结晶、淀粉粒或菊糖等特征。一般柔软的根类纤维和石细胞均较少见;常有分泌组织存在,如乳汁管、树脂道、油室、油管等;草酸钙结晶易察见,如人参有簇晶,葛根有方晶,牛膝有砂晶,麦冬有针晶等;淀粉粒通常较小;单子叶植物根类常可见内皮层细胞和根被细胞。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