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何谓气机失调?包括哪几方面?
  • 气机失调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邪气的干扰,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所引起的病理变化。气机失调可以概括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五个方面: 气滞是指气运行不畅而郁滞的病理状态。主要是由于情志郁结不舒,或痰湿、食积、瘀血等有形实邪阻滞,或因外邪困阻气机,或因脏腑功能障碍,影响气的正常流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所致。 气逆是指气的升降运动失常,当降者降之不及,当升者升之太过,以致气逆上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寒温不适,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滞所致。 气陷是在气虚的基础上表现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也属于气的升降失常。由于脾胃居于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所以气陷病变与脾胃气虚关系密切,通常称气陷为"中气下陷"或"脾气下陷",主要由于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泄泻日久,或妇女产育过多等,气虚较甚,升举无力所致。 气闭是气机郁闭,外出受阻的病理变化。主要是指气机郁闭,气不外达,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多因情志过极,肝失疏泄,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气郁心胸;或外邪闭郁,痰浊壅滞,肺气闭塞,气道不通等所致。 气脱是气虚之极而有脱失消亡之危的病理变化。主要是正不敌邪,或正气持续衰弱,气虚至极,气不内守而外脱,出现全身性功能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是各种虚脱性病变的主要病机。多因疾病过程中邪气过盛,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长期消耗,气虚至极;或大汗出、大出血、频繁吐泻,气随津血脱失所致。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