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何谓正治与反治?各包括哪些治法?
- (1)正治是指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逆病证表象而治的一种常用的治则。这一治则采用与病证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故又称为"逆治",适用于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常采用的正治法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①寒者热之: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法,里寒证用辛热散寒法等。 ②热者寒之: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法,里热证用苦寒清热法等。 ③虚则补之:虚性病证出现虚象,用补益扶正的方药进行治疗,如阳气虚弱证用温阳益气法,阴血不足证用滋阴养血法等。 ④实则泻之: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祛邪的方药进行治疗,如痰热壅滞证用清热化痰,瘀血内阻证用活血化瘀法等。 (2)反治:与"正"相对,具有变异、非常规之意。反治是指所用药物的性质、作用趋向顺从病证的某些表象而治的一种治则。这一治则采用与病证表现的假象性质相一致的方药进行治疗,故又称为"从治",适用于本质与现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证。常用的反治法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①热因热用: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病证的治法,又称为以热治热法。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 ②寒因寒用: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现象病证的治法,又称为以寒治寒法。适用于阳热极盛,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 ③塞因塞用:用补益的的方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之虚性证候的治法,即以补开塞法。适用于真虚假实证。 ④通因通用:用通利祛邪的方药治疗具有通泄症状之实性证候的治法,即以通治通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生成的机制是(
- 滑脉可见于以下哪些情况( )
- 我国计划免疫预防的疾病不包括( )
- 患者需用很强的刺激方能唤醒,但不能正确回
- 1943年,下列人物中谁提出"护理是一种
- 肩关节的功能位为( )
- 髓有____、____和脑髓之分,这三者
- 为什么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容易发生休克?
- 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最适pH值为中性或弱
- 简述桂枝汤中桂枝配伍白芍的意义。
- 胚胎学通常把从受精到娩出的过程分为三个时
- 试述人参的应用。
- 为什么用洋地黄时须同时用钾盐?
- 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
- 试述膀胱湿热的临床表现。
- 为解决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选择协商、_
- 下列哪几种是美国学者Szasy和Holl
- 心电图记录纸每一横格表示( )
- 眉毛过分稀疏或脱落见于( )
- 调节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是大脑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