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何谓正治与反治?各包括哪些治法?
  • (1)正治是指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逆病证表象而治的一种常用的治则。这一治则采用与病证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故又称为"逆治",适用于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常采用的正治法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①寒者热之: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法,里寒证用辛热散寒法等。 ②热者寒之: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法,里热证用苦寒清热法等。 ③虚则补之:虚性病证出现虚象,用补益扶正的方药进行治疗,如阳气虚弱证用温阳益气法,阴血不足证用滋阴养血法等。 ④实则泻之: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祛邪的方药进行治疗,如痰热壅滞证用清热化痰,瘀血内阻证用活血化瘀法等。 (2)反治:与"正"相对,具有变异、非常规之意。反治是指所用药物的性质、作用趋向顺从病证的某些表象而治的一种治则。这一治则采用与病证表现的假象性质相一致的方药进行治疗,故又称为"从治",适用于本质与现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证。常用的反治法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①热因热用: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病证的治法,又称为以热治热法。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 ②寒因寒用: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现象病证的治法,又称为以寒治寒法。适用于阳热极盛,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 ③塞因塞用:用补益的的方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之虚性证候的治法,即以补开塞法。适用于真虚假实证。 ④通因通用:用通利祛邪的方药治疗具有通泄症状之实性证候的治法,即以通治通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