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根据汗出性质不同汗液有何区别?有何临床意义?
  • (1)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尤甚者,称为自汗。多由于阳气虚弱,腠理不密,津液无以固摄而外泄,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症。 (2)盗汗:入睡时出汗,醒后则汗止者,谓之盗汗。多因阴虚不能制阳而阳偏盛,虚热蒸发津液外出为汗,常伴有潮热、颧红及舌红少苔等症。 (3)战汗:当病势沉重时,病人先全身战栗抖动,继而汗出者,称为战汗。是由于邪正交争剧烈,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可根据汗出后的病情病情变化来推测邪正之盛衰。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安的好转现象;若汗出后仍烦燥不安、脉来疾急,则为邪盛正衰的危候。 (4)绝汗: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大量出汗者为绝汗,又称"脱汗",往往见于亡阴、亡阳的证候。若汗出如油,热而粘手,同时兼见高热烦渴、脉细疾数之症,属亡阴之汗;若汗出淋漓、清稀而冷,同时伴有身凉肢厥、脉微欲绝之症,则属亡阳之汗。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