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望舌苔包括哪些方面?
  • 舌苔是指附着于舌面上的一层苔垢。正常舌苔是由脾胃之气、津上蒸而成,表现为薄白苔,不滑不燥,是胃气充盛之象。病理舌苔则是胃气挟邪气上蒸而成,故舌苔与胃气的强弱、病邪的寒热等属性有关。 (1)望苔色: ①白苔:最为常见,主病也最为复杂。薄白苔:苔薄色白,细腻均匀,干湿适中,舌色淡红,为正常舌苔;厚白苔:苔白而厚,多主里证、实证。 ②黄苔:是因病邪入里化热,脏腑内热,胃气夹邪热上泛熏灼,导致苔色变黄。黄苔一般主里证、热证,也可见于表证、虚证和寒证。 ③灰黑苔:苔色呈浅黑色为灰苔,深灰色即为黑苔。灰苔:可见于里热证,亦主里寒证;黑苔:多由灰苔或焦黄苔转化而来,主里证、热证,又主寒证,多见于病情较重者。 (2)望苔质:苔质即舌苔的质地。望苔质是指通过观察舌苔质地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脱等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①薄厚苔:舌苔薄厚的分辨,以"见底"、"不见底"为标准。凡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者为薄苔,又叫见底苔;不能见到舌体者为厚苔,又叫不见底苔。薄苔是由胃气、胃津熏蒸于舌而成;厚苔则常因胃气挟食浊、痰湿等邪气熏蒸,滞积于舌所致。故薄苔察胃气,厚苔辨邪气。 ②润燥苔:舌苔的润燥主要根据舌面津液多少来区分。舌苔润泽有津,干湿适中者为润苔;若苔面湿润而滑,甚则流涎欲滴为滑苔;苔面干燥少津,望之枯涸者为燥苔;舌苔干而粗糙,扪之涩手者为糙苔;舌苔干而有裂纹者是裂苔。 ③腐腻苔:舌面覆盖一层苔垢,苔质疏松,颗粒较大、松软,形如豆渣堆积舌面,刮之易去,称为腐苔;若苔质致密,颗粒细腻,如油腻覆盖舌面,刮之难去,为腻苔。 ④剥落苔:舌苔在病程中全部或部分剥脱者称剥落苔,简称剥苔。剥落苔的形成是因胃气匮乏不得上蒸于舌,或胃阴枯涸不能上潮于口所致。 ⑤真假苔:辨舌苔真假,以有根、无根为标准。舌苔坚敛着实,紧贴舌面,刮之不脱者,为有根苔,称真苔。真苔多为实证,是胃气尚存,夹食积浊气上蒸所致。若舌苔不着实,似涂浮舌上,刮之即去,为无根苔,称假苔。假苔多见于虚证,为胃气大伤,不能上蒸,难以续生新苔,而原有之苔逐渐脱离舌体之故,所以刮之即脱。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