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先兆、抢救原则及护理。
  •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于冠心病的基础上,其诱因包括紧张、劳累、情绪激动、饮食过饱、排便用力、感染等。 先兆表现约半数以上病人在发病前数日至数周有先兆症状,如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前驱症状,其中最常见而明显的是既往无心绞痛者新近出现心绞痛,或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程度较剧、持续时间延长、硝酸甘油疗效差。 抢救原则(1)进行心电监护;(2)解除疼痛;(3)再灌注心肌;(4)消除心律失常;(5)控制休克;(6)治疗心力衰竭。 主要护理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1周,护士或家属协助一切日常活动,尽量减少病人的体力活动;保持大便通畅,切勿用力排便;(2)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解除焦虑;(3)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变化5-7天,发现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早搏和室颤,要立即报告,发现心跳骤停,应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并迅速报告医生;(4)尽快有效地控制胸痛,保持情绪稳定;(5)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防止血容量过多诱发心衰,过少发生脱水,造成血液粘度增高或低血容量休克;(6)给予高浓度氧吸入,改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缺氧症状;(7)注意保暖及做好皮肤护理。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