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如何客观地评价检验结果?
- (1)正确评价医学检验结果的临床价值。日常开展的化验项目上千种,从临床价值而言,可粗略地分为两类:一类是特异性的,如各种病原体检查:一类是非特异性的,它包括:①针对性强的检验项目。即某种疾患时,某项化验指标有所改变,且有较强的针对性;但这一指标的改变不一定就是某种病。如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物之一,原发性肝癌病人血中甲胎蛋白浓度增高,但甲胎蛋白一般性增高不一定是肝癌;当然甲胎蛋白持续低水平阳性可能是肝癌,但其他某些病理状态亦可以出现阳性结果;因甲胎蛋白只不过是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抗原,而非特异性抗原。因此即使针对性强的检验项目,如甲胎蛋白这样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目前也只是初筛试验,并非特异者,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资料分析。②常规检验项目。这类化验亦无特异性,但已成为医疗常规,如某些病人必须作血、尿、粪三项常规检验;贫血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疑为肝炎病人必须作肝功能检测及有关化学和免疫学检查等。 (2)正确认识某些检验内容的生理性变化:某些实验内容特别是血常规检验项目生理性变化很大,在分析结果时应该注意。如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新生儿期均明显增高,2周后才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高山居民和精神因素如激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等,两者亦均暂时增高。白细胞计数在新生儿期增高,个别可达30×10[~9.gif]/L,通常在3~4天才降到10×10[~9.gif]/L,妊娠分娩时可高达34×10[~9.gif]/L,产后2~5天内恢复正常;运动、疼痛和情绪均可使白细胞计数值增高;日间变化也大,一般而言,安静、松弛时白细胞计数较低,一日内最高值与最低值可相差1倍。由于白细胞生理波动大,因此通常白细胞计数波动于50%以内,在临床上无诊断意义,故必须定时反复观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