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蛇毒按其毒理作用可分为哪几类?
  • 蛇毒是毒蛇的毒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毒性蛋白和多种酶类以及少量蛋白类物质。按其中毒机制可分为3类。 (1)神经毒素:神经毒素主要存在于海蛇科和眼镜蛇科蛇毒中,主要由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引起。其主要致病作用是对机体产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导致骨骼肌运动麻痹,引起横纹肌松弛麻痹。由头颈部肌肉逐渐发展,涉.及胸肌、肋间肌、膈肌,使胸廓活动明显减弱,肺通气受到限制,而导致外周性呼吸麻痹。一般于咬伤后1~3小时出现头晕、四肢乏力、流涎、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声音嘶哑、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共济失调、颈项强直、牙关紧闭,严重者呼吸衰竭,昏迷,甚至死亡。但咬伤局部仅有轻度麻木感,齿痕较小,且无渗液。 (2)血液循环毒素:主要存在于蝰蛇、五步蛇、竹叶青蛇毒中。咬伤处剧痛、肿胀明显,并迅速向肢体近端蔓延。局部有广泛淤斑、红肿、坏死,并有已溶解的血液从齿痕处流出,附近淋巴结肿大。毒素吸收后引起发热、烦躁不安、谵妄、心律失常、皮肤粘膜出血、呕血、便血、咯血、鼻出血等出血倾向,以及黄疸、贫血等溶血表现。严重者可因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而死亡。 (3)混合毒素:主要存在于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中。对神经、血液和循环系统均有损害,但有所偏重。如眼镜蛇咬伤以神经毒为主;蝮蛇咬伤以血循毒为主,亦有复视等神经症状,此为蝮蛇咬伤特征。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