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病理制片技术
- 病理制片包括常规制片和特殊制片,临床大量使用的是常规制片技术。 常规切片指石蜡包埋、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的组织切片,是诊断病理学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法。即使有新的现代病理诊断技术不断问世,常规切片也是其重要基础。常规切片的优劣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只有在优质切片的基础上才可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现将常规制片技术介绍如下。 【操作步骤】 (1)补充固定:若标本未完全固定好,应加以补充固定。 (2)脱水:固定好的标本经流水冲洗后,置入70%、80%、95%Ⅰ、95%Ⅱ、100%Ⅰ、100%Ⅱ的乙醇中逐级脱水,时间各为1~3小时。 (3)透明:脱水后的标本人二甲苯Ⅰ和二甲苯Ⅱ各30~60分钟透明。 (4)浸蜡:透明后的标本置入已溶解的石蜡内2或3次,整个过程3~4小时。 (5)包埋:将浸蜡后的标本放入包埋框内,倾入溶解的石蜡将组织包埋,待石蜡凝固后,将石蜡块周边修切整齐。 (6)切片:将石蜡组织块放入冰箱内冷冻片刻以增加石蜡块硬度,然后固定在切片机上进行修整,直至组织最大切片暴露时,即可开始切片。注意按需要调整切片厚度。 (7)贴附:将切好的切片放入50%的乙醇中展开,然后置入温水(约45℃)中进一步展开。若有细小皱褶,可用眼科弯镊将其轻轻撑开。选择完整、无皱褶、较薄的组织片贴附在玻片上,将玻片置60℃烤箱中烘烤30分钟以上。 (8)染色:①脱蜡:将切片置入二甲苯10分钟×2次,继之置人无水乙醇、95%乙醇、70%乙醇2分钟各1次,然后用自来水、蒸馏水洗片刻。②染色:将脱水脱蜡后的切片置于苏木素染液浸染2~15分钟,水洗片刻;然后置1%盐酸分化3~5秒,水洗片刻;置碳酸锂饱和水溶液内1分钟,流水洗10分钟以上,最后用1%的酸性伊红染液浸染1~3分钟。③脱水、透明和封固:将染色后的切片置于70%、95%、无水乙醇Ⅰ和无水乙醇Ⅱ中各1~2分钟,将切片烘干或用电吹风吹干,中性树胶封片,粘贴标签。 (9)结果:胞核呈蓝色,胞浆淡红色,结缔组织鲜红色,肌纤维深红色,红细胞橙红色。 【操作须知】 1.标本的固定必须及时和充分,否则影响切片质量。 2.标本脱水、透明过程既要充分又要防止过度,两者均能造成切片困难。 3.包埋时要注意蜡和组织的温度相对一致,温差太大时易造成组织与蜡块出现裂隙。避免夹取组织的镊子温度过高,否则易灼坏组织。 4.切片刀要锋利,刀的角度要合适。切片时用力要均匀一致,不宜过重过猛,也不宜过快,以免造成厚薄不均的现象。 5.染色液的配制要准确,染色各步骤的时间仅供参考,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如温度、湿度和染色液使用时间长短等调整。 6.盐酸分化是染色的关键步骤之一,时间很短,需摸索出最佳时间。 7.切片封固时,树胶的浓度和量均要适中,既要避免过量而溢出,又要避免不足没有封到。同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泡,以免影响对切片的观察。 【提问】 1.病理与切片组织固定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固定的目的在于:①保持细胞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②可以防止组织自溶和细菌性腐败,能沉淀或凝固细胞内的物质,使其保持与组织在生活时相仿的成分。固定组织时,标本应尽可能新鲜,固定得愈及时愈好。另应使用足量的固定液,一般不少于组织块总体积的4倍。固定的容器不宜过小,防止组织与容器粘贴,以避免固定不良现象的发生。 2.简述病理切片染色中常出现的问题及纠正的办法。 (1)染色不匀:常因脱蜡不干净和组织固定不好而造成。应延长脱蜡时间,更换脱蜡溶剂。另外切片厚薄不均,分化不当也能引起染色不均,应针对问题进行处理。 (2)切片模糊不清: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组织脱水透明不够,应倒回去重新脱水透明。也有的是由于组织固定不及时,组织变性,结果组织结构一片模糊,无法补救。 (3)染色失常:染料质量低劣或配制失常,染色和分化不适当,染液失效等原因,均可造成染色失常。应重新配制染液或者重染切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使用质控品进行质控的局限性有哪些?
- 人类淋巴细胞膜上富含HLA抗原,根据受控
- 结肠纤维镜是目前发现大肠癌的最可靠的诊断
- 简述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性及白喉的防治原则
- 下列哪项是左心室的后负荷
- 葡萄胎的镜下特点为_______、___
- 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肝血管瘤的典型表现是
- 血液葡萄糖测定
- 试述肾病综合征的饮食原则。
- 根据被淋巴细胞识别的特性和诱导免疫应答的
- 我国常见的人体寄生虫中有哪些医学昆虫?
- 试带法检查尿内红细胞应注意什么?
- 概述
- 什么叫急性肾衰竭?
- 什么是血氧饱和度?
- 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
- 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的道德原则包括
- 减压时,舱内病人身上的引流管都要关闭。
- 脑血管造影片上,额极征提示额极区的肿瘤,
- 下列制剂加等量蒸馏水稀释,哪几种能生成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