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HICPAC隔离预防指南。
  • 由于隔离方法多种多样,容易出现混淆,1996年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HICPAC)对隔离系统进行了修订。疾病分类隔离系统由七类改为三种类型,即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更新了某些按病隔离的内容,增加了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新出现的耐药性病原菌的隔离措施。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形成了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s),标准预防针对所有在医院中治疗的患者,不必考虑其诊断,适用于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除非被血液污染)、不完整的皮肤、粘膜等。 HICPAC隔离预防指南包含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最重要,预防措施面向所有患者,不关心其诊断是否有传染性,均实施“标准预防“;另一部分是针对有传染性或疑似有传染性的患者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体,按其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 (1)标准预防:标准预防对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进行了综合,把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含汗液,除非被血污染),并不关心他们是否含有可见的血液,破损的皮肤、黏膜等均当成具有传染性进 行隔离预防,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患者和患者间的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其基本特点为:①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②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2)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是针对有传染性或疑有传染性的患者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菌感染的预防,是标准预防的补充隔离措施,必须通过中断传播途径才可预防的感染。包括有三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他们可以联合为有多重途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隔离。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