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33岁。不规则发热2周余,伴腹泻、厌食入院。体检:肝肋下2cm,脾肋下1.5cm。化验:WBC5.3×109/L,N0.60(60%),L0.30(30%),M0.10(10%),肥达反应"0"1:320,"H"1:160,"A"1:80,"B"1:640。外斐反应OX1919:40。最可能诊断是
A、伤寒
B、斑疹伤寒
C、副伤寒甲
D、副伤寒乙
E、副伤寒丙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1、大肠杆菌败血症2、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
- 白喉可分为4种类型,按发病率依次为A、咽
- 关于霍乱流行病学特点,哪项是错误的A、患
- 1、女,33岁。间歇性畏寒,发热3个月,
- 1、尾蚴2、成虫3、童虫
- 1、丝虫病是因2、旋毛虫病是因3、棘球蚴
- 1、临床高度怀疑为伤寒,为进一步明确诊断
- 甲肝病人何时传染性最强A、黄疸期B、黄疸
- 隐孢子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性传播B、
- 在钩虫生活史上感染人体的阶段是A、尾蚴B
- 传染病在某一地区流行后,人群感染状态的一
- 对于地方性斑疹伤寒,以下具有诊断意义的检
- 蠕虫蚴移行症中蠕虫的共同特点是A、需要在
- 1、基本上为院内感染疾病,多见于免疫低下
- 患者女,26岁,研究生。自2003年3月
- 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A、1~6月B、1~3
- 下列关于旋毛虫易感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
- 下列哪项不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后发病A、后发
- 卡拉巴肿见于A、姜片虫病B、日本血吸虫病
- 1、为明确腹水性质,直接、简便的方法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