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2004年11月3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京召开“关于调整世界文化遗产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听证会”后,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定陵、长陵等景点门票纷纷涨价。随后全国不少景点跟着涨价,另一些景点也在酝酿涨价。然而面对2005年“五一”黄金周的到来,不少拟涨价的景点还是推迟了实施日期。与此种情况相反,杭州则于2003年4月将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西湖还给了广大市民和游客。同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所属的六大博物馆、纪念馆又一次实行免票游览。自此,“免费西湖”成为杭州市旅游惯例。针对免费是否导致亏损的问题,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的关人士指出,按照市政府预先所做的“大旅游”的设想,免费非但没有造成亏损,反而因为游客增加,相关产业获得的盈利比免费前还要多。
多项选择题1.一些拟涨价的景点在“五一”黄金周前推迟涨价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景点有关方面对旅游( )规律的认识。

A、需求

B、供给

C、开发

D、收入

E、增长

  • A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多项选择题2.一些景点取消黄金周涨价的计划反映出旅游需求具有指向性特点,即( )指向性。

A、心理

B、时间

C、地域

D、市场

E、环境

  • B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多项选择题3.如果说这些景点提高门票价格后导致外来游客数理大幅下降,则表明该景区的旅游需求( )弹性较高。

A、收入

B、交叉

C、价格

D、地域

E、供给

  • C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多项选择题4.杭州取消了景点门票后,客流量比以前增加了,游客的人均消费水平也提高了,可以说现在杭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拉力在增加,这种拉力来自于( )等方面。

A、丰富的旅游吸引物

B、市政府的“大旅游”政策

C、进入景点的便利性

D、有力的旅游目的地促销

E、居民对政府决策的支持

  • A,B,C,D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多项选择题5.杭州西洒脱取消门票后,效益不降反增,这告诉我们不仅要注重微观效益,更要注重目的地的宏观效益。其中后者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旅游业自身获得的经济效益

B、目的地获得的经济效益

C、旅游业自身获得的社会效益

D、目的地获得的社会效益

E、目的地获得的生态环境效益

  • A,B,D,E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