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音乐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

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红河谷

  【教学内容】歌曲《红河谷》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奏乐曲,提高学生在演奏歌曲中表达情感的能力,并启发学生注意做到

  衡和统一,教育学生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同伴分享活动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1)初听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快乐40分钟”又开始了,首先请你们来听一首

  放歌曲)

  师:你们感觉这段音乐曲调是怎么样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2)再听歌曲

  师:请你们再来听一听,边听边用手拍一拍,看看它会是什么节拍的?(播放歌曲)

  师:是几拍子的曲调?(四拍子)四拍子的指挥图示怎么打?

  (3)再听歌曲

  师:请你们再听听,边听边唱边做指挥图示,看看歌曲的旋律是从第几拍进入的?(播

  放歌曲)

  师:是第几拍?

  师:这种不是在强拍上进入的歌曲,我们把它称为什么?(弱起小节)

  (4)学生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老师上节课布置大家要带能发出声响的东西,都带来了吗?想一想你手中的这些物品能

  为这节课做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学生用打击

  乐器伴奏)

  师:刚才老师听到你们的伴奏只是用节拍的形式,你们能不能想出它的伴奏谱呢?

(再次播放歌曲,学生用打击乐器按节奏谱伴奏)

3.学习歌曲

(1)出示乐谱,老师用电子琴为学生演奏

师:相信同学们已经很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了,这段优美动听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

我们来听听。(老师用竖笛为学生演奏)

(2)边做指法边唱谱

师:这么好听的旋律你们想跟老师一样吹得这么好听吗?请大家先随着琴声一起来,边做指

法边唱谱。

(3)分析曲调

师:请你们看看这两行谱,都有什么特点?

师:你们有没有觉得哪个地方比较困难的或者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的?

(4)吹奏曲调

师:请同学们拿出竖笛,边唱旋律边做一次指法。

师:真不错,好,请大家吹奏一遍。

(5)出示课题

师:大家吹得真不错,我想,你们一定想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吧,请大家看第三课,我们今天

要学习的歌曲是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民歌?(板书:红河谷、加拿大)

(6)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这首歌曲到底讲述了什么?(欣赏歌曲演唱)

(7)简介歌曲

(8)学生填词演唱

师:听老师的伴奏,请大家试着来演唱歌词。(边唱边纠正错误的地方)长音要拖足。

(9)老师演唱,学生评价老师

师:大家唱得棒极了!听到同学们的歌声,老师也想唱,你们来给老师当评委好吗?(学生评

价老师)

(10)学生PK赛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评委,好,现在让我们来分组PK 一次。(学生之间互评)

(11)学生再次演唱

师:好,那就请你们按刚才的要求,再来演唱一次。

4.合奏歌曲,学习第二声部

(1)出示第二声部曲谱

师:让我们一起安静下来听听这段旋律,想想它与《红河谷》第一声部有何联系呢?(教师吹

奏第二声部)

(2)边做指法边唱谱

师:请大家先随着琴声一起来,边做指法边唱谱。

(3)用竖笛吹奏第二声部旋律

(4)进行合奏(反复练习中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5)学生再合奏一次

5.拓展延伸

(1)欣赏轻音乐版的《红河谷》,与学生吹奏的《红河谷》进行比较

师:《红河谷》这首歌曲传到我们国家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有很多人喜欢这首歌,因此,出现

了很多种不同的版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最原始的版本。现在让我们欣赏另一种版本的

《红河谷》,看看它与我们刚才吹奏的有什么不同。

(2)学生用稍快的速度吹奏乐曲

师:口哨独奏形式利用其他声部的衬托,增添变化,增强厚度,丰富表现力和音乐色彩。同学

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也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奏这首歌曲,会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

学生演奏乐曲,师弹奏。(提示学生:用断音吹奏的方法才能吹奏出轻快的感觉)

6.欣赏改编成爵士乐的《红河谷》

师:刚才我们已经欣赏和吹奏了几种不同形式的《红河谷》,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另一首器乐

版的《红河谷》,看看它又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1)说出音乐所属类型

师:你们觉得它是属于摇滚乐还是爵士乐呢?

(2)再次聆听(学生用瓶子和筷子给乐曲伴奏)

师:好,我们再来欣赏一次,请你们用手中的打击乐器,用自己喜欢的节奏型再一次为这首歌

曲伴奏,好吗?

7.教师小结

其实,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就像今天我们手中的瓶子和筷子也能变成打击乐

器,为表现音乐增添色彩。相信同学们今后能从我们的生活用品中发现更好的打击乐器,并

且能够演奏更加美妙动听的音乐。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再见。

  • (1)优点:本教学课例的教学过程非常充实,设计理念是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nBsp; 准(实验)》的精神,力求进入双向交流的创造性审美层次。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 参与,多感官、多渠道协调,相互交流合作的状态。本课例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以学生为主 来进行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并且很好地结合生活中的相关事物来进行拓展。

    &nBsp; (2)缺点:本教学课例缺少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以写为能够用圆润、连 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正确理解歌曲内容及恰当表达歌曲情感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知识 与技能目标表述不够准确,过程与方法目标未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点与难点也不 明确。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