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

  蒙田《热爱生命》原文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作者介绍

  蒙田( 1533-1592),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三卷。他的随笔内容广泛,说理明畅生动,有“蒙田式散文”之美称。

  课文介绍

  《热爱生命》是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中《短文三篇》中的一篇,同单元的课文有《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单元说明

  真正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读来总是令人深思,使人清醒,感到增添了某种向上的力量。阅读这个单元的随笔、杂文等,就能感受到这种思想冲击的力量。

   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结构人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对这些文章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那我们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额45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简答题1、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20分)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2、

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0分)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简答题3、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25分)

研讨与练习

(1)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2)既然“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乐于生”呢?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