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案例:

  在介绍独舞《眷江花月夜》时,徐老师发现后排的一个男生在发呆走神,心不在焉。而当播

  放《春江花月夜》舞蹈视频进行欣赏时,他又在后面装模作样地模仿片中的舞蹈动作,引得

  周围同学一片哄笑。徐老师于是将他叫到前面来,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让他在第一排空

  位处坐下听课直至下课。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

  并简述你的观点。

  • &nBsp;本堂课是一节古典舞教学课,欣赏舞蹈《春江花月夜》,为古典舞后面的动作教学做铺垫。

    &nBsp; 本案例中,一开始徐老师发现了一个男生发呆走神、心不在焉并没有制止,有的时候及时发

    &nBsp; 现并纠正问题有助于我们实际教学,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醒。教师在

    &nBsp; 课后针对这一点要进行教学反思,为什么会有孩子不愿意听这些知识,是否可以改变这种教

    &nBsp; 学方法。在后面这个男生看到视频时,模仿其中的动作,引来一阵哄笑,老师进行了批评,这

    &nBsp; 样就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挖了一条鸿沟。

    &nBsp; 我们都知道,长期以来,在一些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关系:老师本应是学生的保

    &nBsp; 护者,不料却成了学生的&lDquo;死对头&rDquo;;本应足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反而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扼

    &nBsp; 杀者;本应是音乐美的传递者,实际却成了审美能力的摧残者;本应是情感态度的促进者,没

    &nBsp; 想到竟成为学生成长的阻碍者。新世纪的音乐教育呼吁着新型的师生关系,它不是传统意

    &nBsp; 义上的&lDquo;师道&rDquo;,也不是今天被某些人误解的&lDquo;学道&rDquo;,而是为了顺应未来世界发展的需要、符

    &nBsp; 合教育&lDquo;以人为本&rDquo;的要求而演绎出来的一种开放式的、开拓型的新型师生关系。此种关系

    &nBsp; 非常奇妙,众人都在积极探索。新课程强烈呼唤的是一种&lDquo;合作伙伴&rDquo;式的师生关系,教师

    &nBsp; 处于平等中的&lDquo;首席&rDquo;位置,师生成为音乐学习中的&lDquo;挚友&rDquo;,在通向&lDquo;美&rDquo;的跑道上携手共进。

    &nBsp;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完全变了,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即学生从原来的服从

    &nBsp; 者转变为今天合作的一方,教师也从原来的指挥者转变为今天合作的另一方。所以说,对于

    &nBsp; 这个男孩模仿视频动作的这个欲望,我们可以鼓励,甚至可以邀请他上台进行舞蹈动作的模

    &nBsp; 仿,从而达到整体都参与的教学气氛。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