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相关要求,完成1~ 3题。
[原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课文导语
想象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抚摩着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读这首诗,要随着作者一同去感受,仔细体会诗人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
单元导语
爱国思乡之情,人所共有。这一组以爱国与思乡为主题的诗歌,蕴含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情感,感动了无数读者。吟诵并欣赏着这些诗歌,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学习新诗,要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后练习
一、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细心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二、注意诗中起修饰作用的相关词语,看看哪些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三、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学生情况
九年级,班级人数50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音频、视频文件等。
- 简答题1、
回答上述材料中的课后练习第二题。(20分)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hEllip;&hEllip;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hEllip;&hEllip;
诗人之所以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 简答题2、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的依据。(20分)
(1)教学目标
&nBsp;&nBsp;&nBsp;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
&nBsp;&nBsp;&nBsp; 用及其表达效果;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nBsp;&nBsp;&nBsp; 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熟读,收集资料,课堂上赏析、朗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法、欣赏法,学习仿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nBsp; (2)确定依据
&nBsp;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对现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这首诗歌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久远,因此,要通过补充背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和理解诗歌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关于诗歌的学习,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lDquo;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rDquo;。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重点应该放在从语言人手领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内涵、情感上。新课标指出:&lDquo;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有表现力的语言&rDquo;。在这里,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有&lDquo;体验&rDquo;。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并实现自己情感上的认同。因此学习这首诗歌,要引导学生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nBsp; 新课程要求学生&lDquo;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rDquo;,目的是发挥大家的智慧、集体的力量。为此,本课选择在体验诗中的情境和形象、体验诗中的情感和内涵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切磋,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阅读中得到营养,这样的教学才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 简答题3、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5分)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方案:
一、导入
抗日战争的炮火曾震动过许多中国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诗人戴望舒也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mDAsh;&mDAsh;《我用残损的手掌》。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只有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的开辟,正面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的兵力,使人们在节节败退的阴霾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后,他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得了严重的哮喘病,但始终没有屈服,不肯交出文艺界抗战人士名单。《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
三、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 -1950),原名戴梦鸥,生于杭州。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1942年,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其代表诗作还有《雨巷》《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一诗脍炙人口,诗人也因此获得了&lDquo;雨巷诗人&rDquo;的称号。他是新诗的探索者之一,是象征派现代诗人。
四、朗读
1.学生听录音,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朗读指导。
语调:前半部分深沉,后半部分激昂。
感情:前半部分消极,冷色调;后半部分积极,暖色调。
3.分四组朗读,让学生点评。
4.指名读诗,师生共同点评。
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五、研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归纳点拨】
形象:&lDquo;残损的手掌&rDquo;&lDquo;广大的土地&rDquo;&lDquo;长白山的雪峰&rDquo;&lDquo;黄河的水&rDquo;&lDquo;江南的水田&rDquo;&lDquo;岭南的荔枝花&rDquo;等。
感情:诗人以&lDquo;残损的手掌&rDquo;抚过祖国大地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未曾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为热烈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作者感情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诗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上,这些词语有些是消极、冷色调的,有些是积极、暖色调的,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归纳点拨】
积极的、暖色调词: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hEllip;&hEllip;
消极的、冷色调词: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hEllip;&hEllip;
表达效果: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憎。
六、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lDquo;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rDquo;这一句诗?&lDquo;残损的手掌&rDquo;表明了什么?
&lDquo;这广大的土地&rDquo;仅仅指土地吗?
【归纳点拨】
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lDquo;残损的手掌&rDquo;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手掌是残损的,土地是破碎的。&lDquo;广大的土地&rDquo;象征祖国,&lDquo;残损的手掌&rDquo;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2.如何理解语句&lDquo;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有血和泥&rDquo;?
【归纳点拨】
&lDquo;灰烬&hEllip;血&rDquo;&lDquo;泥&rDquo;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沦陷区的国土正遭受日寇的蹂躏。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使大地上处处废墟,人民流离失所。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支离破碎,诗人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
3.如何理解&lDquo;(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rDquo;?
【归纳点拨】
&lDquo;手掌&rDquo;将诗人引到了他的&lDquo;家乡&rDquo;,这里的景色曾是那么美丽迷人。作者写到了家乡的春天,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繁花、嫩柳等)、嗅觉(芬芳)、触觉(微凉),如同回到了家乡。充溢在字里行间浓浓的思乡之情,与作者的&lDquo;现在&rDquo;形成强烈对比。
4.如何理解&lDquo;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rDquo;?
【归纳点拨】
用拟人的方法写出诗人的痛苦和山河的破败。
5.如何理解&lDquo;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rDquo;?
【归纳点拨】
表明解放区是温暖、明朗、坚固而又蓬勃生春的。
6.作者如何&lDquo;寄与爱和一切希望&rDquo;?作者为何要把爱和一切希望寄托在那里?
【归纳点拨】
直抒胸臆,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必胜,解放区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lDquo;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天,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rDquo;&lDquo;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rDquo;。以&lDquo;太阳&rDquo;和&lDquo;春&rDquo;喻解放区,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特点是能给中国的大地带来光明和苏醒。
7.&lDquo;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hEllip;&hEllip;那里,永恒的中国&rDquo;,怎样理解这句话?
【归纳点拨】
作者道出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对祖国未来寄予了热切的希望。&lDquo;牲口&rDquo;&lDquo;蝼蚁&rDquo;比喻被奴役、卑微的沦陷区人民,并用它们反衬解放区&mDAsh;&mDAsh;那个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lDquo;永恒的中国&rDquo;的地方。
以上问题由学生共同讨论交流回答,教师补充回答。
七、课堂小结
正是因为诗人拥有一颗爱国、追寻、坚强、乐观的心,诗中才会涌动着切肤的沦亡之痛和对解放区必胜的希望。正是这种力量,让他一生都在追寻。如果我们衰老的时候,能有一个开出了花的梦,有一个开出了娇艳的花的梦,那我们的人生一定会是最幸福的、最无憾的了。
八、作业布置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lDquo;思念&rDquo;&lDquo;悲伤&rDquo;&lDquo;欢欣&rDquo;等)。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 心脏左前斜位,不用于观察的影像是
- 被照体矢状面与胶片平行的摄影体位有
- 为诊断椎弓峡部断裂,正确的摄影体位是
- 不能作为体表标志的骨结构是
- 关于手后前位摄影标准影像显示的表述,下列
- 腹部前后位片能显示其轮廓的脏器是
- 有关乳腺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 静脉肾盂造影,对比剂注射后到第一张摄片时
- 颈椎椎间盘CT扫描的层厚/层距通常为
- 关于乳突摄影体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听眶线与听眦线的夹角为
- 膝关节前后位,中心线投射点应为
- 从四肢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肝静脉期显示时间
- 下列属于抑制剂的是
- 下列摄影体位选择,错误的是
- 属于超选择性造影的是
- 高分辨率CT扫描,层厚必须采用
- 头颅侧位摄影,与床面平行的平面是
- 常用作保护剂的是
- 股骨髁间窝后前位片,显示髁间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