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今年8月,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除了全部古诗。记者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

    对于教材“瘦身”,不少上海小学老师表示,删除古诗没有必要。语文教育研究者叶开也认为,不应该删除古诗。“删除的8首古诗中有6首都很好,适合低龄孩子诵读。这些古诗内容比较有价值,比起一些长课文都好。”至于古诗背诵会增加孩子负担的说法,叶开表示,根本没有必要担心。“这是对孩子能力估计不足。”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围绕“要不要在小学课本中删去古诗词”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 【参考范文】

    &nBsp;&nBsp;&nBsp; 换位思考.走进孩子的心灵

    &nBsp;&nBsp;&nBsp; 教师要想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把握学生思想跳动的脉搏,就必须在教学中进行换位思维,即让双方

    各自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说话、做事。

    &nBsp;&nBsp;&nBsp;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开展,换位思考正体

    现了这一核心。教师需要换位思考,时时变换自己的角色,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位好教师要赢得学

    生的尊重,仅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爱他们、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知其所想,知

    其所爱,知其所难,才能想办法去打开他们的心扉,使他们真正做到&lDquo;亲其师,学其理,信其道&rDquo;。

    &nBsp;&nBsp;&nBsp;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把某种东西交给杂货

    店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有一天,他想出一个坏主意,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lDquo;换&rDquo;糖,杂货店老板迟疑

    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换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lDquo;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终身。&rDquo;这

    位杂货店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他没有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从孩子的角

    度,用宽容维护了一个儿意的尊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处在学生的位置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感受,这就是

    &lDquo;换位&rDquo;。这样做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教育教学的障碍,对症下药,解决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换位思考呢?

    &nBsp;&nBsp;&nBsp; 首先,体验感受,善待学生。有一位教育界前辈曾说:&lDquo;学生时代曾有过差生经历的老师,更容易体会学困生

    的难处;学生时代曾有过调皮生经历的老师,更容易了解调皮生的心理,这些老师较容易成为好老师。&rDquo;正是由

    于这些教师经历过多种学生角色,有着亲身的体验,眼前的学生就是某个时间段自己的再现,清楚&lDquo;自己&rDquo;真正

    的需要,知道教育&lDquo;自己&rDquo;的方法,才使他们更容易走近学生,更容易成为好老师。

    &nBsp;&nBsp;&nBsp; 当我们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恶青相向的时候,不妨想想如果是自己听到那些话,是否会受到心灵的伤害;

    当我们一遍又一遍为一位&lDquo;笨&rDquo;学生讲解习题,学生仍不明白,自己偃旗息鼓的时候,学生是否也在为自己的

    &lDquo;笨&rDquo;而自惭形秽;当我们对一位偶然成绩不理想的&lDquo;好&rDquo;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不妨想一想,他是否也在为

    成绩的不理想而困惑、伤心。所以,我们应该时时换位地体验一下学生的感受,善待每一个善良的心灵。

    &nBsp; 其次,学会倾听,理解学生。倾听是沟通的桥梁;倾听是最美的语言;倾听是一种尊重,倾听更是学生的需

    要。然而很多时候,在学生面前,老师总是喜欢扮演先知者的角色,好像自己对学生的所有都了解,一遇到事情,

    总是在还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就下结论。结果好像事情处理得很圆满,却有可能已经深深伤害了学生。

    &nBsp; 教学是双边的师生活动,学生亦有自己的认知和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及时了解

    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把握住学生思想的脉搏,更好地实现与他们的沟通,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

    生对所学知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做一个倾听者,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妨多

    听听学生的心声.试着去理解一下学生的想法。不要总是&lDquo;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讲圣贤书&rDquo;。

    &nBsp; 最后,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试着从学生的角度

    击发现学生个性中的闪光点,从而学会发展学生个性中的优点,让学生的个性成为学生发展的特殊才能,从而

    促进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的是接纳、宽容、和谐、快乐,就是让他们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发

    挥到极致,获得生命的乐趣。作为教师要有一颗海纳百川的心,要适时调整自己位置,去包容学生的个性,悦纳

    学生的个性。

    &nBsp; 在教育生涯中,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一如既往地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学

    生的心灵,如同对待我们心爱的孩子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我坚信,今天用爱心托起的太阳,必将在明天

    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nBsp;&nBsp;&nBsp; 总之,换位思考是沟通师生内心世界的一座桥梁;换位思考需要教师对学生付出满腔的热爱,教师的理解

    和宽容会使教育更有成效;换位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善待学生,善待教学,善待自己。让我们在教学过程

    中蹲下身来去寻找问题,贴近学生去发现问题,换个位置来解决问题。让我们从心里记住:假如我是孩子,我希

    望老师&hEllip;&hEllip;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