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

  幼儿园张老师决定在班上组织一次文艺表演活动,但是晓敏觉得自己不会跳舞.也不会唱歌,因此一直没有报名。

  张老师找到晓敏,问她为什么没有报名。原来晓敏的父母离异,自己随着母亲几经辗转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每天帮妈妈做家务,没有什么朋友,更没有什么时间学习文艺特长,小敏说自己会叠被子,张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鼓励晓敏展示自己叠被子的技能。展示活动当天,张老师郑重的请晓敏表演叠被子。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晓敏一手持被角,灵巧有力的上下舞动,很快,被子就叠好了,叠得又快又整齐,小朋友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从那以后,晓敏不再因为自己没特长而自卑,反而变得自信多了。她主动和其他幼儿交朋友,脸上总是挂满甜美的笑容。

简答题1、

请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   张老师的做法比较恰当,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lDquo;育人为本&rDquo;的儿童观的具体要求。

      首先,儿煮是发展的人,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材料中,张老师发现晓敏不主动参加集体活动,而且也没有什么朋友.,张老师没有指责和放弃晓敏,而是主动了解晓敏的情况。这说明张老师能够认识到儿童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

      其次,儿童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张老师了解晓敏的情况之后,因势利导,鼓励晓敏展示自己叠被子的特长,使晓敏变得更加有自信,还交到了很多朋友。这说明张老师能充分认识到儿童是处于发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能充分发掘每一位儿童的优点和特长,促进每一位儿童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具备&lDquo;育人为本&rDquo;的儿童观,要做到&lDquo;一切为了每一位儿童的发展&rDquo;。正是因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老师要善于观察儿童的特点,主动与儿童交流,发挥儿童的长处和优点,使每一位儿童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