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环境诊断的目的为
A、为确定干预的环境目标奠定基础
B、确定导致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
C、区别引起疾病或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
D、区别重要行为与相对不重要行为
E、区别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引起内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来自A、医院环境中
- 不属于接触隔离的疾病是A、破伤风B、感染
- 属于开放式提问的是A、您今天吃过药了吗?
- 功能制护理的优点是A、护士工作的独立性增
- 1、住院教育可以2、病房教育可以
- 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下列哪个部位可被视为
-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A、用无
- 接触甲型肝炎患者后,下列可用于护士消毒手
- 1、该现象属于2、医院感染研究的对象主要
- 1、提出保健-激励理论的是2、提出公平理
- 患者女,36岁。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急症
- 1、对设施和仪器设备的评价属于2、护理表
- 1、对生产和工作的进程在时间上进行控制的
- 健康教育以下列哪项为前提A、调查研究B、
- 运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方法实施管理的缺点包括
- “先将总体的观察单位按一定的顺序分成若干
- 1、按决策的主体划分的是( )2、按
- 健康教育诊断中的强化因素指A、产生某种行
-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在手术后A、10天内
- 下列操作不符合无菌原则的是A、术者双手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