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题] 患者男性,39岁,因车祸挤压伤于事发日上午8点39分,由120救护车送至医院急诊室。体格检查:心率160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60/30mmHg(1mmHg=0.133kPa),神志淡漠,口唇、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双侧瞳孔等大,直径2.5mm,对光反射存在,SPO
测不出,头部有一6cm×7cm的血肿,全身皮肤多处擦伤伴皮下淤血,四肢湿冷,腹部明显膨隆,骨盆挤压征阳性,双下肢畸形肿胀变硬,远端脉搏微弱。辅助检查:pH7.07,PaO
55mmHg,BE-15mmol/L,血红蛋白55g/L,血清钾4.8mmol/L。
- 多项选择题1.该患者的休克类型是( )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神经源性休克
E、高排低阻性休克
F、低排高阻性休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2.护士此时应给予的急救措施是( )
A、患者取平卧位,注意肢体保暖
B、高流量吸氧,开放气道并保持通畅,准备气管插管物品
C、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锁骨下中心静脉及右上肢肘正中静脉
D、监测心电、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
E、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尿量
F、紧急配血备血,先输新鲜血,再输平衡液
G、双下肢骨折部位固定
H、遵医嘱应用升压药及抗菌药物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3.提示:上午8点45分,患者心跳骤降,颈动脉搏动不能扪及,心电监护显示无脉电活动。关于早期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早期心肺复苏步骤为C-A-B
B、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
C、按压时两手重叠,手指离开胸壁,借助上半身重力垂直向下按压
D、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E、按压幅度为胸骨下陷至少5cm或者胸廓前后径的1/3
F、胸外按压每5分钟更换按压者,并尽量在10秒内完成更换
G、开放气道可采用仰头一抬颏法或双下颌上提法
H、口对口人工呼吸时,缓慢向患者口内吹气(1秒以上)
I、每一次吹气完毕,应与患者口部脱离,抬头看患者胸部起伏状况
J、吹气频率10~12次/分,按压与通气比率为30:2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4.提示:上午9点02分,心电监护显示患者出现室颤,见图3。医生立即准备为患者除颤。关于除颤操作的要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平卧,将胸前衣物解开并移走其他异物
B、打开除颤器并选择能量200J
C、电极板上均匀涂上耦合剂
D、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内侧正下方,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两个电极板至少相距10cm以上
E、开始充电,充电结束后将电极板紧贴患者胸壁
F、双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5.判断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是( )
A、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
B、瞳孔变化:散大瞳孔回缩变小,对光反应恢复
C、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
D、收缩压达50mmHg以上
E、口唇、面色、甲床等颜色转红润
F、脑功能好转:肌张力增高,出现自主呼吸、吞咽动作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6.提示:上午9点10分,心电监护显示患者出现窦性心律,130次/分,并能扪及颈动脉搏动,血压70/40mmHg,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即给予呼吸机压力控制通气模式辅助通气,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经各急诊专科会诊后,该患者于9点30分平车转运至手术室行急诊手术。关于平车转运患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移动前需检查并确认平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B、挪动患者时,应将平车推至与床平行、并紧靠床边固定
C、采用4人以上搬运法,搬运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
D、保护患者安全、舒适,注意保暖,骨折部位固定好再搬运
E、将患者头部置于平车小轮端,以减轻颠簸与不适
F、推车时车速适宜,护士站于患者头侧以观察病情
G、下坡时患者头部应位于平车高处一端
H、搬运过程中,妥善安置各种管路及抢救仪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7.提示:医生为患者实施了"脾切除+股静脉栓塞术",18点40分,患者被送至SICU病房。腹部腹带包扎,身体带有多根导管(气管插管、胃管、颈内静脉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管、有创动脉监测导管、腹部2根负压引流管、导尿管),右下肢石膏固定。入科护理评估:患者情绪烦躁,瞳孔直径2.0mm,对光反射存在。为避免患者躁动影响治疗护理,值班医生开具医嘱,给予患者静脉泵入镇静剂。Ramsay镇静评分共计6分,其中评为4分的依据是( )
A、无任何反应
B、对轻叩眉间或强声刺激反应迟钝
C、对轻叩眉间或强声刺激反应敏捷
D、对指令有反应
E、清醒、安静合作
F、焦虑不安或烦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多项选择题8.提示:术后第三天,患者出现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至60%,纯氧条件下血气分析示:PaO
45mmHg;PaCO
62mmHg。紧急床边胸部X线平片示:大面积肺泡实变,考虑为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医生给予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关于ECMO最常见的并发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感染
B、出血
C、过敏
D、肾衰竭
E、血栓形成
F、溶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属于患者的权利有 ( )A、知情、同意B
- 健康教育评价分为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
- 使用紫外线消毒的机理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
- 1、护士为患者置入外周静脉导管,下列叙述
- 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包括A、老年人B、临终
- 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是A、医院感染就是医院
- 制定护理标准的第一步是调查研究,调查内容
- 下列属于护理人员编设原则的是A、合理结构
- 1、该患者的休克类型是( )2、护士
-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要求病区符合 ( )A
- 休克晚期症状有A、体温不升B、血压测不到
- 关于健康教育评价,描述错误的是A、贯穿于
- 1、请判断出现何种反应2、病人尿液中可含
- 门诊健康教育包括A、候诊教育B、随诊教育
- 谵妄是指以意识障碍、明显的兴奋躁动、感知
- 医院感染常见的易感人群有A、婴幼儿及老年
- 人类的传播活动可分为A、人际传播B、口头
- 我国卫生管理法规包括A、《中华人民共和国
- 机体从存活状态过渡到死亡状态经过 ( )
- 实现医德防治作用的内容有A、协调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