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儿1岁,发热两天,体温39℃,鼻塞,稍有咳嗽,微汗,口干而渴,咽部红肿,舌红,苔薄黄,指纹浮紫至风关。治疗选方为
A、桑菊饮
B、新加香薷饮
C、银翘散
D、荆防败毒散
E、葱豉汤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小儿攒竹位于:A、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
- 患儿,男,6岁,左耳听力下降5个月,检查
- 患儿,2岁。体重7kg,腹大如鼓,青筋暴
- 痿证辨证首当辨A、虚实B、寒热C、阴阳D
- 对"牡痔"的治法记载有"絮以小绳,剖以刀
- 治疗胃燥型阴吹的主方是:A、补中益气汤B
- 骨折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约需要A、3~5天
- 患者,女,42岁,有腹痛病史3年,腹痛较
- 下列哪项不属于艾炷灸:A、直接灸B、化脓
- 开始有胎动的时间是:A、3个月后B、4个
- 与痿证发病关系密切的脏腑是A、肝、肾、脾
- 以下哪部著作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论述中率先提
- 气瘿相当于西医疾病:A、单纯性甲状腺肿B
- 下列哪项异常检查与自主神经功能无关(
- 胎黄的病变脏腑是( )A、肝胆、脾胃
- 影响骨折愈合的最主要因素是A、年龄过大B
- 阳事不起,心情抑郁,胸胁胀痛,脘闷不适,
- 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的代表方剂是A、藿香
- 泪管开口于:A、上鼻道B、中鼻道C、下鼻
- 耳穴定位中,在耳轮脚后沟耳根处的耳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