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性,35岁,持续发热12天,伴头痛、畏寒、腹泻、纳差,右下腹轻压痛,肝肋下2.0cm,软,无压痛,脾肋下1cm,查体:体温40℃,ALT100U/L,HBsAg(+),肥达反应"H":1/160,"O":1/80,血象WBC4.2×10
/L,N0.65,L0.35,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B、疟疾
C、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
D、伤寒(暴发型)
E、阿米巴肝脓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生殖器疱疹的主要传播方式是A、性传播B、
- 疟原虫引起复发的发育阶段是A、裂殖体B、
- 我国儿童出生24小时内应接种哪几种疫苗(
- 我国4次全国结核抽样调查的疫情特点是A、
- 孕前保健的目的是A、生儿或生女的需要B、
- 以宿主血液为营养,但寄生于消化道的寄生虫
- 下列关于分娩期胎儿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地球化学说认为克山病的主要病因是A、钙摄
- 下列关于传染病流行病学资料的描述,错误的
- 男性,40岁。11月份发病,发热3天。血
- 感染性休克纠正酸中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为A、
- 抽象逻辑思维逐步成为思维的主导方式的年龄
- 下列细菌生长最为缓慢的是A、蜡样芽孢杆菌
- 在我国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是A、钩虫B、丝
- 链球菌属的下列5个群中,对人有致病的是(
- 碘缺乏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之处在于A、引起
- 男性,25岁,诊断伤寒,现病程3周,近2
- 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转变的错误叙述是(
- 如果用询问的方法调查饮酒与中风的关系,最
- 传播信息的选定首先选择受众需要的A、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