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古之所谓喘,即今之所谓气促。《说文》喘,疾息也。疾息,谓息之疾者。两经多以喘息对说,正以喘为疾息,息为平息故也,勿作串说。疾息正今之气促,而又非气短之谓。短气者,息不必促,而其气不足以息,故不曰短息,而曰短气。气促者,气不必短,而其息不利于气,故《脉经》或谓之息促,而后世浑言之,则遂曰气促也。今之所谓喘,即古之所谓上气。郑注《周礼》上气,逆气也。逆气谓其逆在气,则不仅责在息。人之将死,有张口抬肩而逆气者此也。浅者不识上气,谬目为喘。由是,今之喘,重于古之喘数倍矣。岂知此喘,乃是气逆,苟非不治,多有下之而愈者,如咳逆葶苈泻肺汤症,及《外台》备急丸症是也。若疾息之喘,是肺实所致,宜用宣利,如太阳麻黄汤症是也。古人分别之严,原为治法设,非可苟焉而已。自二症混,而治法乖矣。(莫枚士《研经言·释喘》) 【一、简答】: 1.撰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2.“今之喘重于古之喘数倍”的原因是什么? 【二、据文意扼要填空】: 1.古之所谓“喘”,当时又称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症状是________________,多属________________所致,治法宜________________。 2.今之所谓“喘”,古时称________________,症状是________________。可因________________而致。
一、简答
1、 撰写本文的目的是: 辨正古今喘证的名、 实、 证、 治。
2、“今之喘重于古之喘数倍” 的原因是: 古今“喘” 的概念不同。
二、填空
1、 古之所谓“喘”, 当时又称 疾息 或息促, 症状是气促, 多属肺实所致, 治法宜宣利。
2、 今之所谓“喘”, 古时称上气, 症状是咳逆或呼吸困难。 可因气逆或肾不纳气而致。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与"张长沙医如汤武之师,无非王道"中的"
- 以下当"就"讲,表示转折关系的是(
- 在"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卒时脉还手足温者生
- 在“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
- 以下基础知识中不影响文意理解的直接因素是
- 以下不含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句子是(
- 以下不含辨别义的是( )
- 阴阳者,造化之枢纽中的造化意思是( )'
- "载祀绵远"意思是( )
- 下列句中今字含义与其它不同的是( )
- 以下《素问》王冰注中不是用对释法进行注释
- "中外交侵,形神分战"中的"中外"指(
- "留淫日深,着于骨髓,心私虑之"中的"私
- 把"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中"属"今译成
- 后以裁成天地之道中的后意思是( )
-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中的"一言"意思是
- "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灵枢·终
- 我国古代冠以番字药物引进的地方一般是(
- 《中国医籍通考》属于( )
- 在"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