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余云衢太史,形气充壮,饮啖兼入。辛卯夏六月,患热病,肢体不甚热,而间扬掷手足,如躁扰状,昏愦不知人事,时发一二语,不了了,而非谵语也。脉微细如欲绝。有谓是阴症宜温者,有谓当下者。时座师陆葵日先生,与曾植斋、冯琢庵二太史,皆取决于王。王谓∶是阳病见阴脉,法在不治。然素禀如此,又值酷暑外炽,过啖酒醴肉炙,宜狂热如焚,不大便七日矣,姑以大柴胡汤下之。时用熟大黄二钱,而太医王雷庵力争,以为太少,不若用大承气。王曰∶如此脉症,岂宜峻下?待大柴胡不应,而后用调胃承气。再不应,后用小承气以及大承气未晚也。服药,大便即行,脉已出,手足温矣。乃谓雷庵曰∶设用大承气,宁免噬脐之悔哉。继以黄连解毒数剂而平。七月初,遂与陆先生同典试南京,不复发矣。明年,王请告归里,偶得刘河间《伤寒直格论》读之,中有云∶蓄热内甚,脉须疾数,以其极热蓄甚,而脉道不利,致脉沉细欲绝。俗未明造化之理,反谓传为寒极阴毒者。或始得之阳热暴甚,而便有此症候者,或两感热甚者,通宜解毒,加大承气汤下之。下后热少退而未愈者,黄连解毒汤调之。或微热未除者,凉膈散调之。或失下热极,以致身冷脉微,而昏冒将死者,若急下之,则残阴暴绝而死,盖阳气竭而然也。不下亦死,宜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养阴退阳,积热渐以宣散,则心胸再暖,脉渐以生。然后抚卷而叹曰∶古人先得我心矣。余太史所患,正失下热极,以致身冷脉微而昏冒欲绝也。下与不下,大下与微下,死生在呼吸间不容发。呜呼!可不慎哉。宜表而出之,以为世鉴。(王肯堂《郁冈斋医学笔麈·卷下·余云衢》) 【一、简答】:本案辨证的关键是辨明什么?据脉症,本案属何证? 【二、扼要摘引原文填空】: 1.患者“脉微细如欲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太医据病者________________症状,主张用________________治疗。王肯堂据病者________________症状,主张用________________治疗。 3.据刘河间所论,本案可用________________治疗。
一、 本案辨证的关键是辨明阴证还是阳证。 据脉症, 本案属热厥阳证。
二、扼要摘引原文填空:
1、 患者“脉微细如欲绝” 的原因是 热气怫郁不得伸(极热蓄盛), 脉道不利 。
2、 太医据病者扬掷手足, 如躁扰状, 昏愦不知人事, 不大便七日 症状, 主张用峻下的大承气汤治疗。 王肯堂据病者“间扬掷手足”,“时发一二语”,“而非谵也”,“脉微细如欲绝,阳病见阴脉” 症状, 主张用缓下的大柴胡汤减大黄量治疗。
3、 据刘河间所论, 本案可用 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 治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下列不表示假设含义的是( )
- 小篆以前的文字统称为( )
- 以下不能解释为全部、都的是( )
- 以下不属于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是( )
- "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焉"中的"定分"
- 后以裁成天地之道中的后意思是( )
- 思虑销其精神中的销的意思是( )
- 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中医类书是( )
- 医之为言,意也。神存采心之间,心可得解,
- "翁不怿,居月余,皆毙"中的"怿"意思是
-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病寒热"。王
- 以下义项中,属于向本义的是( )
- 形声字的形符与声符有多种组合,最常见的是
- 以下偏义复词哪个不是类义复用构成的(
- 以下哪个标点依次为",。,,,。,。"(
- 巨细通融,歧贰毕彻中毕的同义词是( )
- 在“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
-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葳谋虽属乎生知,
- "因上着粉"中的"因"意思是( )
- 在“当世以布衣称作者,无虑数十家”中“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