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古之所谓喘,即今之所谓气促。《说文》喘,疾息也。疾息,谓息之疾者。两经多以喘息对说,正以喘为疾息,息为平息故也,勿作串说。疾息正今之气促,而又非气短之谓。短气者,息不必促,而其气不足以息,故不曰短息,而曰短气。气促者,气不必短,而其息不利于气,故《脉经》或谓之息促,而后世浑言之,则遂曰气促也。今之所谓喘,即古之所谓上气。郑注《周礼》上气,逆气也。逆气谓其逆在气,则不仅责在息。人之将死,有张口抬肩而逆气者此也。浅者不识上气,谬目为喘。由是,今之喘,重于古之喘数倍矣。岂知此喘,乃是气逆,苟非不治,多有下之而愈者,如咳逆葶苈泻肺汤症,及《外台》备急丸症是也。若疾息之喘,是肺实所致,宜用宣利,如太阳麻黄汤症是也。古人分别之严,原为治法设,非可苟焉而已。自二症混,而治法乖矣。(莫枚士《研经言·释喘》) 【一、简答】: 1.撰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2.“今之喘重于古之喘数倍”的原因是什么? 【二、据文意扼要填空】: 1.古之所谓“喘”,当时又称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症状是________________,多属________________所致,治法宜________________。 2.今之所谓“喘”,古时称________________,症状是________________。可因________________而致。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下列句中的"益"不是"增加"义的是( )
- 我国古代冠以"番"字药物引进的地方一般是
- 以下不含有"研究"、"探究"义的是( )
- "遭逢有道,遂蹑亨衢"中"亨衢"意思是(
- “文具于《补论》条下”的“具”义为___
- "窍而达中,刻题于侧"中"窍"的意思是(
- "佗遂下手,所患寻差"中的"寻"意思是(
- 把"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中"属"今译成
- 发背痈疽者,该三因而有之。论云∶痈疽瘰疬
- 以下不属于指事字的是( )A、本B、刃C
- 今译的方法可概括为( )A、保留、替换
- "岁终稽考而制其食"中"制其食"意思是(
-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赍"意
- 不属于《说文》"心"部首的是( )A、沁
- 以下词语中,古今意义转移的是( )A、丈
- 以下不含同义复用词语的句子是( )A、
- 以下中括号部分属于"今语双音词与古语双音
- 以下比喻"没有目标地多用药物而效果不佳"
- "翁不怿,居月余,皆毙"中的"怿"意思是
- 以下不属于词组的是( )A、"发明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