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夫东垣发脾胃一论便为四大家之首,丹溪明滋阴一著便为治劳症之宗,立斋究明补火,谓太阳一照,阴火自弭。斯三先生者。皆振古之高人,能回一时之习尚,辟歧黄之心传者。然皆主于一偏,而不获全体之用。是以脾胃之论,出于东垣则无弊若执东垣以治者,未免以燥剂补土,有拂于清肃之肺金滋阴之说,出于丹溪已有弊若执丹溪以治者,全以苦寒降火,有碍于中州之土化。至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此实一偏之见,难为古人讳者,而后人沿习成风,偏重莫挽,凡遇虚火虚热,阴剧(亏)阳亢之病,辄以黄柏补肾、知母清金,未能生肾家真水,而反以熄肾家真火。夫肾者,坎象,一阳陷于二阴之间。二阴者,真水也。一阳者,真火也。肾中真水,次第而上生肝木,肝木又上生心火。肾中真火,次第而上生脾土,脾土又上生肺金。故生人之本,从下而起,如羲皇之画卦然。盖肾之为脏,合水火二气,以为五脏六腑之根。真水不可灭,真火独可熄乎?然救此者,又执立斋补火之说,用左归、右归丸,不离苁蓉、鹿茸、桂、附等类,而不顾其入之有郁火无郁火,有郁热无郁热,更不虑其曾经伤肺不伤肺。夫虚火可补,理则诚然。如补中益气汤,用参、芪、术、草之甘温以除大热。然苟非清阳下陷,犹不敢轻加升、麻、柴胡、归、姜辛热之品,乃反施之郁火郁热之症,奚啻抱薪救火乎!余唯执两端以用中,合三部以平调。一日清金保肺,无犯中州之土。此用丹溪而不泥于丹溪也。一日培土调中,不损至高之气。此用东垣而不泥于东垣也。一日金行清化,不觉水自流长。乃合金水于一致也。三脏既治,何虑水火乘时,乃统五脏以同归也。但主脾、主肾,先贤颇有发明,而清金保肺一著,尚未有透达其精微者。故余于论肺也独详。此治劳之三本,宜先切究也(绮石《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 【简答】: 1.治虚三本是什么,具体治法分别是什么? 2.作者认为治疗虚痨证应当注意什么,其创见是什么?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今予著此吐汗下三法之诠”的“诠”义为_
- "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是比喻《本
- "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中"偏
- 以下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休刃B、
- 以下各句不含通假字的句子是( )A、曾不
- 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
- "然翁讲学行事之大方"中的"大方"是(
- 以下各句中古今词义范围没有发生变化的词是
- 《说文解字》首创了( )A、笔画编排法B
- "阴阳既立,三才位矣"中"位"意思是(
- 首创部首检字法的是( )A、《说文解字》
- 以下哪个字不在《康熙字典》的肉部里( )
-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此余之所
- 以下不属于异体字的是( )A、"战国从衡
- 把"夷考其间,瑕疵不少"译成"考查这些本
- "亦仅仅晨星耳中"中的"晨星"喻( )A
- 下列标点,除……之外都有错误( )A、
- 在"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中,"可"的
- 以下哪个词语与自谦无关( )A、"勉图蚊
- "格于医道,掌其政令"中"格"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