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28岁,男性,持续发热17天,伴纳差、腹泻。脉搏80次/分,肝肋下2cm。血象:白细胞5×10
/L,中性粒细胞0.7。肥达反应"O"1:160,"H"1:320,"A"1:80."B"1:40,6个月前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最可能是( )
A、急性血吸虫病
B、败血症
C、慢性血吸虫病
D、伤寒合并血吸虫病
E、副伤寒甲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对曾应用环丙沙星短期治疗疑诊伤寒的患者,
- 传染病的治疗原则A、一般治疗和特效治疗B
- 男性,30岁,来自农村,发病4天,主要表
- 下列驱钩虫药不宜应用的是A、吡喹酮B、左
- 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常是肺结核经哪种途径播
- 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人群对HDV和HE
- 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A
- 蛔虫的寿命为A、8~10个月B、10~1
- 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A、体温上升期、缓
- 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A、亚热带和温带B、
- 某传染病的最短潜伏期为8天,最长潜伏期为
- 关于血吸虫病发病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狂犬病病人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A、脑组
- 关于蛔虫病的病原学特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引起黑热病的病原虫是A、热带利什曼原虫B
- 下列有造血抑制的抗菌药有A、红霉素B、磺
- 霍乱流行期间较次要的传染源是A、重症病人
- 白喉患者恢复期带菌时间长的原因有A、注射
- 关于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下列错误的是A、
- 患者肾综合征,少尿5天,近日无尿,晨起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