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30岁,男性,突然不规则发热20余日,急诊入院,查体见巩膜黄染,肝脾在肋下1.0cm,血白细胞总数在6.0×10
/L,总胆红素定量,98μmol/L(正常<17.1μmol/L),ALT85单位,尿蛋白(+),肥达反应"0"1:80、"H"1:160,抗HBS(+),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 )
A、粪便细菌培养
B、骨髓细菌培养
C、血涂片检疟原虫
D、凝溶试验
E、肝活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6岁以下幼儿感染EBV后多呈A、潜伏性感
- 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A、甲型病毒性肝
- 下列方法中微丝蚴检出率最高的是A、薄膜过
- 关于细粒棘球蚴病病原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
- 下列在钩虫病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A、幼
- 急性重型肝炎主要病理变化( )A、
- 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A、减少和延缓
- 钩虫病幼虫引起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A、多
- 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染源下列叙述哪项是
- 下列哪项不是蛲虫病的传播途径的A、通过呼
- 女,31岁,三天来发热,恶心、呕吐,食欲
- 蛲虫成虫寄生人体的主要部位是A、回盲部B
- 正常人支/芳比值为A、3.5~4.0B、
- 钩端螺旋体患者肌内注射80万U青霉素及链
- 病毒性肝炎最敏感的血清酶指标是A、GGT
- 引起我国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的病原是A、汉城
- 男性,40岁,有早期肝硬化史、胆囊炎,因
- 旋毛虫病的易感人群与哪种因素关系密切A、
- 关于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下列描述不正确
- 肝性脑病患者支/芳比值为A、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