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若云外治不可恃,是圣言不足信矣。矧上用嚏、中用填、下用坐,尤捷于内服。彼种痘者纳鼻而传十二经,救卒中暴绝吹耳内通七窍,气之相感其神乎。 内经用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此用膏药之始。仲景桂枝汤治风寒,调和营卫,实祖于此。今以汤头还为膏药,于义为反其本。以为妄变古法者非也。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神奇变幻。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下亦扶危救急层见叠出而不穷。且治在外则无禁制。无窒碍。无牵掣。无沾滞。世有博通之医当于此见其才。 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灵》《素》而下。如《伤寒论》《金匮》以及诸大家所著,均不可不读。即喻嘉言柯韵伯王晋三诸君所阐发。俱有精思。亦不可不细绎。今无名师,是即师也。通彻之后,诸书皆无形而有用。操纵变化自我,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外治之学所以颠扑不破者此也。所以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者此也。若不考其源流,徒恃一二相传有效之方,自矜捷径秘诀。而中无所见。设遇疑难之症。古无传方。其不坐窘者几何。或知其一未知其二。此虽无失。而彼已阴受其损者有矣。谚云。医得头痛眼又瞎,良工要不如是也。(吴师机《理瀹骈文·略言》节选) 【一、扼要摘引原文填空】: 1.外治法的立法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外治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内治外治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二、据文意扼要填空】: 1.“外治之学所以颠扑不破者此也”,句中“此”是指_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其源流徒恃一二相传有效之方自矜捷径秘诀”,句中“源”指________________,“流”指________________。 3.“诸书皆无形而有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引用谚语“医得头痛眼又瞎”是提示注意________________。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在“苟见枝叶之词,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
-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内经》
- 以下"惟"用法不同的是( )A、惟其事之
- "古来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
- 在"宋建曰:……暮,要脊痛,不得溺,至今
- 以下不是联绵词的是( )A、"九候曾无髣
- 在以下义项中,属于"射"本义的是( )A
- "诸"字用法与其它各句不同的是( )A、
- 以下不属于指事字的是( )A、本B、刃C
- "今之游权门、食厚奉者"中"食"意思是(
- 正式刊刻的古籍多采用的注释形式是( )A
- 我国古代冠以"番"字药物引进的地方一般是
- 以下属于古今字的是( )A、泛,汎B、胁
- 将"因录其所授,重加芟订,存其可济于世者
- 发于颈,名曰夭疽。(《太素·痈疽》)杨上
- 以下属于"六书"中象形字的是( )A、本
- "君王众庶,尽欲全角"中的"庶"意思是(
- "其内伤生冷成滞下者,并可从虐而比例矣"
- 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中医类书是( )A、
- 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