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36岁,近半年出现间断性排便次数增加,常于进食后立即排便,大便不成形,但无脓血及黏液便等。夜间常有较严重的盗汗,并伴有37.5℃左右的低热。服用抗生素症状可缓解。B超检查发现,乙状结肠有3cm肠壁轻度增厚。正确的处理意见为
A、直肠指诊
B、CT检查
C、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D、乙状结肠镜检查
E、服用抗生素加中药保留灌肠控制炎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持续性房颤的特点A、持续时间>24/小时
- 对洋地黄中毒后处理不正确的是A、补钾B、
- 卵圆孔附近继发孔缺损见于A、房间隔缺损B
- 患者,男,55岁,咯血1000ml,胸片
- 1、最可能的诊断是2、根据病情程度选择药
- 女,65岁,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2个月,
- 细菌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均是传染源但在流行
- 有关Warthin瘤的描述,错误的是A、
- 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是A、食管癌B、胃癌C
- 病原体基因侵入人体主要引起的疾病是A、传
- 关于败血症,叙述错误的是A、真菌败血症发
- 骨样骨瘤的病变特点应除外A、好发于下肢骨
- Crohn病与肠结核最重要的鉴别点在于A
-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中蛋白和氯化物变化特点
- 下列关于软组织肉瘤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A、
- 阴道葡萄状肉瘤为A、平滑肌肉瘤B、胚胎性
- 男性,38岁,左胸痛伴呼吸困难1周。呼吸
- 男性,45岁,搬重物后呕吐鲜血300ml
- 肾自截的X线征象为A、肾功能丧失,尿路造
- 1、最可能的诊断是2、不宜应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