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答题如何诊断、治疗及预防钩虫病?
【题眼解析】1、诊断:在流行区有赤足下田和"粪毒"史以及贫血等临床表现,应怀疑钩虫病。通过粪便检查有钩虫卵者即可确诊。凡是失血程度与粪便虫卵不相称时,应寻找其他原因。
2、治疗:包括病原学治疗与对症治疗。
(一)钩蚴皮炎:在感染后24小时内局部皮肤可用左旋咪唑涂肤剂或15%阿苯达唑软膏1天2-3次,重者连续2天。皮炎广泛者口服阿苯达唑,每天 10-15mg/kg,分2次口服,连续3天,有止痒、消炎及杀死皮内钩虫幼虫的作用, 也可阻止或预防呼吸道症状的发生。
(二)驱虫治疗: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均能广谱驱肠道线虫。但其驱虫作用缓慢,于治疗后3-4天才排出构虫。阿苯达唑剂量为400mg,每天1次,连服2-3天。甲苯达唑为200mg,每天1次,连续3天,2岁以上儿童与成人剂量相同,1-2岁儿童剂量减半。感染较重者需多次反复治疗。复方甲苯达唑(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盐酸左旋味唑25mg),成人每天2片,连服2天。4岁以下儿童的剂量减半。孕妇忌用。治疗后15天复查,钩虫卵阴转率93%,复方阿苯达唑(每片含阿苯达唑67mg,噻嘧啶250mg)。成人和7岁以上儿童2片,顿服。治疗后2周复查钩虫卵阴转率69.91%。预防:饮食。
3、预防:
(1)管理传染源:根据感染率高低,采取普遍治疗或选择性人群重点治疗,如对中小学学生,用复方甲苯达呼或阿苯达唑每年进行驱虫,效果较好,有利于阻断钩虫病的传播。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推广粪便无害化处理。改变施肥和耕作方法,尽量避免赤足与污染土壤密切接触、防止钩蚴侵入皮肤。不吃不卫生蔬菜,防止钩蚴经口感染。
(3)保护易感人群:重点在于宣传教育,提高对钩虫病的认识,在钩虫病感染率高的地区开展集体驱虫治疗。目前预防钩虫感染的疫苗,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还不能用于人体。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第七版《传染病学》第九章蠕虫感染,第六节钩虫病的知识点。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女,9个月,近3个月反复呼吸道感染伴慢性
- 脊髓灰质炎瘫痪的特点有( )
- 下列哪项不是风湿病活动指标( )
- 此时,首先应采取的治疗是( )
- Alport综合征临床表现中一般不出现的
- 患儿昏厥的原因是
- 女孩,3个月,咳嗽3周、加重1周,为阵发
- 儿童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是
- 脑电图检查最可能的改变是
-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
- 10岁男孩。系慢性型的小儿克山病,发作时
- A.Roger病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最大特点是( )
- 患儿,胎龄39周,产重3100g,出生时
- 典型水痘的出疹顺序及皮疹特点。
- 重症婴幼儿肺炎首先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 下列哪项治疗不属于免疫重建
- 共同γ链(γc)不是以下哪种细胞因子的受
- 阿托品中毒可用的解救药物为( )
- 水痘患儿多于发热后几日开始出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