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患者女性,53岁。2010年02月25日因"咳嗽2年余"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左上肺尖后段见一不规则肿块,大小约16mm×28mm,边界尚清,边缘不光整,见短毛刺,与邻近胸膜牵拉,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强化明显,部分层面紧贴左斜裂胸膜,考虑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颅脑MR和骨ECT未见异常。纤维支气管镜显示左右主支气管均未见新生物。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10年3月4日全麻下行VAST辅助小切口左上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上肺尖后段,大小约1.5cm×2cm×3cm,表面胸膜皱缩,肺裂发育可,胸腔内无胸水,胸膜无结节,上纵隔、隆突下、肺门可见淋巴结肿大,大小约0.5~1cm。患者术后病理报告示:送检肺组织大小为15cm×8cm×2cm,其中见周围型肿物大小为4cm×3cm×2cm,灰白,质硬,累及肺膜。镜检为肺中分化腺癌,累及肺膜,但未侵出肺膜外。纵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支气管旁淋巴结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 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患者身体状况良好,PS评分1分。
- 单项选择题1.该患者目前的分期是( )
A、ⅡB期
B、ⅢA期
C、ⅠB期
D、ⅢB期
E、ⅡA期
F、ⅠA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2.(提示 遂于2011年05月28日-2011年09月23日行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6程,2、4、6程疗效评价均为SD。定期随访6个月后, CT复查双肺病灶较前增大,并出现肝转移灶。患者行肺肿物EGFR基因检测示: EGFR突变阳性。)目前患者最佳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 )
A、吉非替尼
B、索拉非尼
C、凡德他尼
D、克唑替尼
E、甲磺酸伊马替尼
F、拉帕替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3.亚洲人EGFR基因突变率大约是( )
A、20%~30%
B、80%以上
C、10%~20%
D、30%~50%
E、60%~70%
F、70%~80%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 单项选择题4.(提示 患者2012年4月开始口服易瑞沙治疗,一个月后复查CT, 疗效评价PR,治疗10个月后患者咳嗽、气促症状加重, 复查CT示:双肺病灶增多增大, 胸腔积液,疗效评价PD。患者行胸水EGFR基因检测, 出现耐药突变。)导致EGFR-TKI最常见的获得性耐药发生机制是( )
A、机制不明
B、转变为SCLC
C、T790M
D、EGFR下游信号蛋白非依赖性活化
E、MET扩增
F、EMT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关于Ⅳ期临床试验,正确的信息是( )
- 乳腺导管内癌保乳术后,切缘阴性,ER(+
- 下列哪些纵隔肿瘤可考虑根治性放疗 (
- 膀胱癌的临床表现包括( )A、血尿严重
- 根据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目前我国恶性
- 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表现包括 ( )
- 1、根据上述病史、检查,临床诊断考虑是(
- 输尿管癌的静脉肾盂造影加逆行肾造影表现为
- 从放射生物学角度考虑,适合于加大分次剂量
- 根据放射损伤发生时间不同可以分为 (
- 早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时间取决于A、干细胞的
- 比较接近于临床实际情况的模体是A、固态仿
- 淋巴瘤胸部影像学表现中不正确的是A、乳腺
- 对X线治疗机的错误要求是 ( )
- 晚期胃癌血道播散最常见部位为A、肺B、脑
- F FDG PET及PET-CT肿瘤显像
- 1、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2、为进一
- 评价前列腺癌分期最佳的影像学方法为(
- 原发性肝癌病理学大体标本可分为 (
- 用直肠指诊可以查到的直肠癌大约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