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儿,11个月。泄泻2周。起病时每日泻10多次, 经治疗大减,但近日仍日行3~4次, 大便稀溏色淡,每于食后作泻, 面色萎黄,神疲倦怠, 舌质淡,苔薄白。其证候是
A、风寒
B、湿热
C、伤食
D、脾虚
E、脾肾阳虚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哮喘与肺炎喘嗽的主要区别是A、咳嗽气喘B
- 治疗囊虫病可选用A、囊虫丸B、肥儿丸C、
- 《幼幼新书》的作者是:A、刘昉B、钱乙C
- 下列症状除哪项外,均为上盛下虚型夏季热的
- 幼童期指的是:A、1~3岁B、1~5岁C
- 患儿,5岁。发热2天,咳嗽,鼻塞,流涕,
- 小儿患病后易趋康复的主要原因是A、心常有
- 患儿,男,10岁。患痄腮腮部肿胀渐消退,
- 痄腮的主要病位在:A、太阳经B、阳明经C
- 新生儿期指的是:A、出生~14天B、出生
- 最早提出烧灼法断脐预防脐风的儿科专著是A
- 小儿麻痹症初起邪在:A、肠胃B、肺胃C、
- 有关哮喘,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 厌食与疳证的主要区别在于A、食欲不振B、
- 猩红热可在病程中或病后并发( )
- 痄腮热毒壅盛,易生变证者幸A、心阳虚衰B
- 引起急惊风的原因是( )A、外感
- 治疗胎怯要分别采用A、益肾充髓B、补气养
- 《小儿药证直诀》的作者是:A、淳于意B、
- 下述哪项不是猩红热的临床特征:A、咽喉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