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急性毒性为
A、人或实验动物接触毒物后,24小时内出现的症状
B、人或实验动物接触毒物后,24小时内出现的死亡情况
C、人或实验动物14日内一次或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产生的毒效应
D、人或实验动物仅一次大剂量接触化学毒物后,短期内(一般为14天)产生的毒效应
E、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短期内(一般为14天)产生的毒效应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下列染毒途径中,吸收速度最快的为A、经消
-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一般性指标有A、特殊基团
- 酒精可引起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氯乙烯可引起
- 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A、引起畸形的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结构决定理化性质
- 确定化学物对人类致癌性最有价值的方法是A
- 有关毒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接触途径和
- 以DNA损伤为检测终点的致突变试验是A、
- 致死剂量(浓度)包括A、半数致死剂量B、
- 对毒物的毒性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A、气湿
- 弱有机酸在胃肠道容易吸收的部位是A、胃B
- 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可将一般毒性作用
- 体细胞突变可能的后果不包括A、致癌B、致
- 有关毒效应谱的叙述中不确切的是A、毒效应
- 马拉硫磷可以增强苯硫磷的毒性,体现A、相
- 下列有关LD50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一
- 亚慢性毒性试验观察指标不包括A、食物利用
- 下列事件中与体细胞突变无关的是A、致癌B
- Zac值越大的毒物引起A、慢性中毒的实际
- 损害作用所致机体生物学改变不包括A、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