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者,女, 26岁,面黄、乏力、皮肤紫癜一年, 体检巩膜轻度黄染,Hb60g/L, RBC1.8×109/L,WBC4.6×109/L, PLT36×109/L,Coombs实验(+), 尿Rous实验(-),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粒系比例、分布正常,红系占0.32, 分布大致正常,成熟红细胞畸形较明显, 可见较多球形红细胞及泪滴状红细胞,巨核细胞96个, 其中颗粒型0.92,裸核0.08, 未见产板型,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弥散性血管内溶血
D、Evans综合征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急性溶血的早期症状为A、肾衰竭B、血红蛋
-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其他实验室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长期反复发生溶
- 白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与之没有关系的是A、
- 急性髓系白血病分类为A、4型B、8型C、
- T淋巴细胞的功能 ( )A、直接
- 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与血液凝固密切相关的成分是 (
- 正常红细胞的特点 ( )A、呈双
- 可造成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解热镇痛药物有A、
- 关于粘膜相关淋巴瘤,正确的叙述是A、需要
- 患者,男, 40岁,嗜酒, Hb56g/
- 贫血的伴随表现包括A、出血B、浸润C、营
- 以下哪种情况在DIC的发病中呈逐渐增高趋
- 血小板输注后其增高指数(CCI)大于何值
- 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
- 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治疗方法有A、适量输血B
- 苯丁酸氮芥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间断用
- 贫血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为 (
- 输血易导致循环负荷过重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