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患者,33岁, 咳嗽发热1周,体温38.5℃, 皮肤有大片瘀斑,血红蛋白85g/L, 白细胞总数3×109/L,中性粒0.32, 淋巴0.64,未见幼稚细胞, 血小板3.3×109/L,凝血酶原时间15秒(对照12秒)3P实验弱阳性。最可能的诊断
A、肺炎并发DIC
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维生素K缺乏
E、急性白血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白血病细胞浸润部位中最难控制的是 (
- 影响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移动的主要因素为
- 下面关于HSC,说法无误的是A、能分化为
- 诊断再障的必备条件为 ( )A、
- 抗凝血酶Ⅲ的作用是 ( )A、除
-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铁剂治疗方法中下列最为合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其实验室检
- 按组织病理学改变,淋巴瘤可分为的两大类是
- DIC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A、溶血B、微血
- 嗜中性粒细胞 ( )A、可产生抗
- 能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为 ( )
- 患者女性,29岁, 贫血病史1年,浅表淋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的实验室检查表现A
-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致死的主要原因
- 女性,30岁, 有月经过多史1年,HGB
- 红细胞生成主要取决的因素是A、造血质量B
- 缺铁性贫血所致外胚层营养障碍,临床表现包
- 造血所需铁的主要来源为A、衰老破坏的红细
- 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中出现Ph染色体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