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材料题] 男性,29岁,贫血半年,皮肤散在出血点,肝脾未及,血红蛋65g/L,红细胞2.0×10/L,白细胞2.0×10/L,血小板27×10/L,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和红系多为晚期阶段,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酸溶血试验阴性。
- 单项选择题1.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急性白血病
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再生障碍性贫血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单项选择题2.该患者应首选以下哪项治疗措施 ( )
A、升白细胞药物
B、肿瘤诱导分化剂
C、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
D、雄性激素+环孢素A
E、糖皮质激素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 单项选择题3.该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为 ( )
A、造血原料缺乏
B、无效红细胞生成
C、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D、红细胞破坏过多
E、红细胞内在缺陷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找答案
热门试题
- 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排斥反应下列
- 下面那些疾病中可出现黄疸
- 导致ITP病人出血的机制中,下列哪项最不
- 关于白血病,正确的是
-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贫血在神经系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 女性,50岁。头晕、乏力半年,发热2周住
- 再障的病理改变哪项是正确的
- 对恶性组织细胞病诊断具有特异性意义的是
- 男性,30岁。头昏、乏力、面色苍白1年余
- 如果颈部淋巴结病理为:纤维化伴局灶性死,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见于
- 该患者应属于哪期
- 5岁幼儿,进食蚕豆后突感发热、恶心、呕吐
- 维生素C及PP缺乏症引起的出血机制是
- 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 )
- 哪一项不符合慢性溶血性疾病 (
- 男性,19岁,农民,颈部淋巴结进行性无痛
- 女性,22岁,不明原因高热2周入院。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