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性,51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7年,因发热伴鼻出血3天入院。查全身皮肤散在瘀斑、瘀点,脾轻度肿大,血小板20×10
/L,凝血时间正常,骨髓象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缺少。入院第2天突发意识障碍,头颅CT提示颅内大片状高密度影,患者治疗措施不当的是
A、输注血小板
B、免疫抑制剂
C、糖皮质激素
D、氨肽素
E、输注丙种球蛋白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 )A
- 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A、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行第2次移植,
- 诊断溶血性贫血最可靠的指标是A、网织红细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描述不
- 为预防GVHD输注下列成分时,需照射预处
- 下述表现不符合急性溶血的是A、寒战、高热
-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铁剂治疗方法中以下最为合
- 关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叙述正确的是A、多见于
- 纤维蛋白溶解是指体内 ( )A、
- 胃肠道NHL常发生的部位为A、小肠B、结
- 1982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订了NHL
- 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肾和肝B
- 输血过敏性反应的预防下列哪项不正确 (
- 女性,9岁。自幼于轻微外伤后有皮下血肿,
- 关于过敏性紫癜,必检的项目是A、尿常规B
- 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血液病是A、骨髓增生
- 1、该患者的诊断应是2、该患者血小板下降
- 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特征的是A、易骨折
- 其他铁丢失过多的疾病包括A、慢性肾衰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