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性,32岁。2年来下肢反复出现淤点,间有鼻出血与牙龈出血来门诊检查。体检:下肢散在紫癜和淤斑,肝脾不肿大。检验:Hb 110g/L,WBC 5.1×10
/L,血小板35×10
/L,骨髓涂片巨核细胞296个/全片,其中颗粒型占90%。血小板减少发生机制是
A、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消耗过多
B、血小板消耗过多,血小板释放减少
C、血小板释放减少,血小板破坏过多
D、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生成减少
E、血小板分布异常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骨髓细胞内出现Auer小体常见于A、急性
- 急性白血病感染时,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 可作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依据的是
- 能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 )
- 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始细胞是A、单核
- 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包括A、骨髓象B、
- 叶酸需要增加的疾病有A、甲状腺功能亢进B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见于 ( )
- 患者,女,20岁,诊断为甲亢,服用他巴唑
- 男性,9岁,拔牙后出血不止,体格检查:B
- 关于急重型再障描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减少
- 女,38岁,有SLE史。因贫血、脾大入院
- 导致ITP病人出血的机制中,下列哪项最不
- 外周血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准确的指标是
- 恶性组织细胞病最有诊断价值的是A、细胞减
- 1、最可能的诊断是2、下列最有助于诊断的
- 关于淋巴瘤病正确的说法是A、HD的淋巴结
- 1、患者诊断考虑2、该患者最可能发病机制
- 关于IL-6与骨髓瘤细胞的关系,说法正确
- 下列哪项检查对鉴别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