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
A、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
B、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
C、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
D、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
E、“散发性脑炎”与精神刺激无关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搜题查看答案
热门试题
- 健康传播效果中的最低层次是( )A、
-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A、描
- 若某因素与某病因果关系已经确定,那么为了
- 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注销注册,
- 队列研究中,下列哪项不是暴露的选择来源(
- 不属于信息偏倚的是( )A、诊断怀疑
- 某地进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其结果如下。其
- 病例对照研究的分类是( )A、病例与
- 对于戊型肝炎,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 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有A、新生儿的增
- 下列哪项不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疾病的特点
- 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 )A、构成
- 对调查问卷设计的步骤描述不正确的是A、明
- 下列不属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A、可
- 哪一种物品不能采用煮沸消毒( )A、
- 对某地1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2
- 心理咨询的手段不包括( )A、信赖B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
- 在某稳定人群中某病的患病率升高了,则(
- 下列措施中,属于针对非传染病的一级预防措